这首诗仍然表现出“一心处两端”的痛苦心境。出仕深悲为人所羁,身不由己,不如闲居时那般放任不羁、自由自在,而闲居又深感岁月流逝,真是身在仕途心已隐。所以诗人身在仕途、心早归还,其中寄寓着深沉的感慨。这最见出他的矛盾心情。这种矛盾心情实际上是两种生活方式的冲突,当一种方式违背了自己的内心时,另一种就成了最具可能的诱惑。
杂诗十二首·其十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这组诗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陶渊明五十四岁时;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渊明三十七岁时。
翻译注释
翻译
闲散之时多自由,光阴逝去却难留。
如今驱使总行役,眼下乘车东崖走。
天气阴沉似薰麝,气寒激荡我怀忧。
日月运行有常规,我来留滞岁月悠。
慷慨忆昔情意厚,此情离我已很久。
忽忽度过十年整,暂且为人忙不休。
忆我庭字多树荫,不觉岁月似奔流。
注释
(1)执荡志:执:持有,指禀性。荡志:放任不羁的心志。
(2)时驶:时光逝去。
(3)稽:留。
(4)轩裳逝东崖:轩裳:即车。轩,古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裳,指车帷。逝:往、去。东崖:地名,诗人此行所去之处。
(5)拟薰麝:拟:似,像是。薰麝:薰燃麝香。这句是说,天气阴沉,像是薰燃麝香般浓烟弥漫。
(6)御:驾驶车马,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7)淹:淹留,长期居留。指出仕为宦。
(8)弥:指期满。
(9)绸缪:犹缠绵,情意深厚的样子。
(10)苒经十载:荏苒: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十载: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开始出仕为江州祭酒,到写此诗的时间为十年。
(11)庭宇翳馀木:庭宇:庭院和屋檐。翳:遮盖。余木:很多树木。
(12)倏忽日月亏:倏忽:忽忽,转眼之间。日月:指时光。亏:损耗。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陶渊明的诗
相关推荐
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诗
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
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
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
褰衽欲从之,路险不得征。
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
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巳冥。
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
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杂诗七首·其一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杂诗三首·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杂诗十二首·其九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泛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颠。
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
杂诗七首·其五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杂诗七首·其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杂诗七首·其六
飞观百馀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
国讎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杂诗十二首·其六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