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定伯捉鬼

〔魏晋〕干宝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

鬼言:“鬼也。”

鬼问:“汝复谁?”

定伯诳之,言:“我亦鬼。”

鬼问:“欲至何所?”

答曰:“欲至宛市。”

鬼言:“我亦欲至宛市。”

遂行数里。

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也。”

定伯曰:“大善。”

鬼便先担定伯数里。

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

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

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

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

鬼答言:“惟不喜人唾。”

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

鬼复言:“何以作声?”

定伯曰:“新鬼,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持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于时石崇言:“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文。”

作品简介

《宋定伯捉鬼》选自《搜神记·卷十六》,这则古代著名的不怕鬼的故事讲述的是宋定伯和一只鬼鬭智鬭勇的故事,他最终用人类的智能和勇气征服了鬼。故事告诉人们,人用自己的胆量和智能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妖魔鬼怪。

翻译注释

翻译

南阳地方的宋定伯年轻的时候,(有一天)夜里走路遇见了鬼,问道:“谁?”

鬼说:“(我)是鬼。”

鬼问道:“你又是谁?”

宋定伯欺骗他说:“我也是鬼。”

鬼问道:“(你)要到什么地方去?”

宋定伯回答说:“要到宛市。”

鬼说:“我也要到宛市。”

(他们)一同走了几里路。

鬼说:“步行太劳累,可以轮流相互背负。”

宋定伯说:“很好。”

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几里路。

鬼说:“你太重了,恐怕不是鬼吧?”

宋定伯说:“我刚死,所以身体(比较)重。”

轮到宋定伯背鬼,(这个)鬼几乎没有重量。他们像这样轮着背了好几次。

宋定伯又说:“我是新鬼,不知道鬼害怕什么?”

鬼回答说:“只是不喜欢人的唾沫。”

于是一起走。在路上遇到了河水,宋定伯让鬼先渡过去,听着它一点声音也没有。宋定伯自己渡过去,水哗啦啦地发出声响。

鬼又说:“为什么有声音?”

宋定伯说:“我刚刚死不久,是不熟悉渡水的缘故罢了,不要见怪。”

一路上,快到宛市,宋定伯便把鬼背在肩上,紧紧地抓住它。鬼大声惊叫,恳求放他下来,宋定伯不再听他的话。(宋定伯)把鬼一直背到宛市中,才将鬼放下在地上,鬼变成了一只羊,宋定伯就卖了它。宋定伯担心它再有变化,就朝鬼身上吐唾沫。卖掉得到一千五百文钱,于是离开了宛县的集市。当时石崇说(过这样的话):“宋定伯卖鬼,得到了一千五百文钱。”

注释

(1)南阳:古郡名,今河南省南阳市。

(2)诳:欺骗。

(3)宛市:宛,即南阳;市,市场。

(4)复:又。

(5)习:熟悉。

全文拼音版

sòngdìngzhuōguǐ
nányángsòngdìngniánshǎoshíxíngféngguǐwènyuēshuí
guǐyánguǐ
guǐwènshuí
dìngkuángzhīyánguǐ
guǐwènzhìsuǒ
yuēzhìwǎnshì
guǐyánzhìwǎnshì
suìxíngshù
guǐyánxíngtàigòngxiāngdān
dìngyuēshàn
guǐ便biànxiāndāndìngshù
guǐyánqīngtàizhòngjiāngfēiguǐ
dìngyánxīnguǐshēnzhòngěr
dìngyīndānguǐguǐlüèzhòngshìzàisān
dìngyánxīnguǐzhīyǒusuǒwèi
guǐyánwéiréntuò
shìgòngxíngdàoshuǐdìnglìngguǐxiāntīngzhīleránshēngyīndìngcáocuǐzuòshēng
guǐyánzuòshēng
dìngyuēxīnguǐshuǐěrguài
xíngzhìwǎnshìdìng便biàndānguǐzhejiānshàngchízhīguǐshēngránsuǒxiàtīngzhījìngzhìwǎnshìzhōngxiàzhehuàwèiyáng便biànmàizhīkǒngbiànhuàtuòzhīqiánqiānbǎinǎishíshíchóngyándìngmàiguǐqiánqiānbǎiwén

作者介绍

干宝(生卒年不详),字令升,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小说家的一代宗师。西晋永嘉元年(307),初仕盐官州别驾(刺史的从吏官),后因刘聪、石勒之乱,举家迁至灵泉乡。东晋建武元年(317),经中书监王导推荐,干宝领修国史,编有《晋纪》二十卷,时称良史,为后世史学家所推崇。干宝精通《周易》,易学著作有《周易问难》《周易元品论》等。干宝的短篇小说集《搜神记》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小说的鼻祖。

相关推荐

宋中送族侄式颜

〔唐代〕高适

大夫击东胡,胡尘不敢起。

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

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

当时有勋业,末路遭谗毁。

转旆燕赵间,剖符括苍里。

弟兄莫相见,亲族远枌梓。

不改青云心,仍招布衣士。

平生怀感激,本欲候知己。

去矣难重陈,飘然自兹始。

游梁且未遇,适越今何以。

乡山西北愁,竹箭东南美。

峥嵘缙云外,苍莽几千里。

旅雁悲啾啾,朝昏孰云已。

登临多瘴疠,动息在风水。

虽有贤主人,终为客行子。

我携一尊酒,满酌聊劝尔。

劝尔惟一言,家声勿沦滓。

宋人及楚人平

〔先秦〕公羊高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何大其平乎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

华元曰:“惫矣!”

曰:“何如?”

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是何子之情也?”

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

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揖而去之。

反于庄王。庄王曰:“何如?”

司马子反曰:“惫矣!”

曰:“何如?”

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

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

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

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

庄王曰:“诺,舍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

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

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

引师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此皆大夫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平者在下也。

宋人有得玉者

〔两汉〕刘向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宋人酤酒

〔先秦〕韩非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贮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邪?”

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

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迓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为蔽,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宋清传

〔唐代〕柳宗元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疕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者众矣。“市道交”岂可少耶?或曰:“清,非市道人也。”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