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梓州李使君

〔唐代〕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作品简介

《送梓州李使君》是唐代诗人王维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创作的送别诗,诗人想象友人为官的梓州山林的壮丽景象以及风俗和民情,勉励友人在梓州创造业绩,超过先贤。此诗选取最能表现蜀地特色的景物,运用夸张手法加以描写,气象壮观开阔。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明快,是唐诗送别名篇之一。

创作背景

《送梓州李使君》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李使君当是初往梓州(治今四川三台)赴任,王维写此诗相赠。

翻译注释

翻译

万壑古树高耸云天,千山深处杜鹃啼啭。

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树丛梢头流淌百泉。

汉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诉讼争田。

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注释

(1)梓州:《唐诗正音》作“东川”。梓州是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

(2)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

(3)壑:山谷。

(4)杜鹃:鸟名,一名杜宇,又名子规。相传古蜀国王杜宇含冤死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

(5)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6)树杪:树梢。

(7)汉女:这里指梓州的少数民族妇女。古时称嘉陵江为“西汉水”,故称这个地方的妇女为“汉女”。一说“汉”指蜀汉。

(8)橦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

(9)巴人讼芋田:这句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讼案。巴:古国名,故都在今重庆。战国时被秦所灭,于其地置巴郡。讼芋田:指农事纠纷。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

(10)文翁:汉代庐江人,景帝时为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11)翻:翻然改变,通“反”。

(12)教授:学官名。古代各路的州、县均置教授,掌管学校课试等事。

(13)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这里指汉景帝时蜀郡守。

全文拼音版

sòngzhōu使shǐjūn
wànshùcāntiānqiānshānxiǎngjuān
shānzhōngshùmiǎobǎichóngquán
hànshūtóngrénsòngtián
wénwēngfānjiāoshòugǎnxiānxián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祖籍山西祁县,生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清新空灵,融禅意于自然,如《山居秋暝》《鹿柴》等。精通音律,擅画水墨,开创“文人画”传统,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官至尚书右丞,晚年隐居辋川,半官半隐,将诗、画、禅融为一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送平澹然判官

〔唐代〕王维

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

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

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

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

送元暠师诗

〔唐代〕柳宗元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馀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送韦整尉长沙

〔唐代〕张祜

远远长沙去,怜君利一官。

风帆彭蠡疾,云水洞庭宽。

木客提蔬束,江乌接饭丸。

莫言卑湿地,未必乏新欢。

送王孝廉觐省

〔唐代〕李白

彭蠡将天合,姑苏在日边。

宁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

窈窕晴江转,参差远岫连。

相思无昼夜,东注似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