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晴野鹭鸶飞一只

〔唐代〕皇甫松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荭花发秋江碧。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青历历。

作品简介

《天仙子·晴野鹭鸶飞一只》是唐代文学家皇甫松的词作。此词就题发挥,咏刘郎在天台山遇神女的事。首二句以“鹭鸶飞一只”起兴,用“晴野”“花发”“江碧”渲染离别的环境;接着三句截取刘郎离别天仙的场面加以咏叹,以“登绮席,泪珠滴”表现离别的感受,情深味苦;末句以景结情,融情于景,兼用两典,凄寂无限。全词写得情景交融,篇幅虽短,思致却深,句丽意清,语真情挚,韵味悠长。

创作背景

此词咏调名原意,即刘、阮入天台山遇仙女的故事,托意仙缘,实写人情。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等书记载:“东汉剡县人刘晨、阮肇同入天台山采药,迷不得返,饥食桃实,渴饮溪水。在山溪边遇二美貌女子,待他们如旧相识,并邀至家款待,当晚成亲。十日后刘、阮求归,二女苦留,又过了半年。山中气候草木常是春时,百鸟啼鸣,更使二人怀乡念家,归思甚苦,女遂相送,指示还路。既还,亲旧零落,邑屋改异,子孙已历七代。”这个故事,为后世诗词小说戏曲取作题材,或寄寓世人对仙境奇遇的向往,或借以抒发聚散相思的苦情。丁寿田等评韦庄同调“刘阮不归春日曛”云:“此词盖借用刘阮事咏美人窝耳。”(《唐五代四大名家词》乙篇)于皇甫此词亦可作如是观。而其创作时间未能确证。

翻译注释

翻译

一只纯白的鹭鸶,掠过碧野清空飞去,江边红色的水荭花,点燃了碧水秋江的浓绿。传说是今天刘郎与天仙别离,重返人间锦绣的坐席,送别的泪如珍珠滴落,化成十二高峰历历。

注释

(1)鹭鸶:鸟名,体长一尺许,羽色纯白,嘴长而尖,颈细长,头部後端有白色长羽毛,背胸部有蓑毛饰羽,捕食鱼类,又称“白鹭”。杜甫《绝句》“一行白鹭上青天”即指此。

(2)刘郎:指刘晨,这里泛指所爱之士。据《神仙传》和《续齐谐记》载,汉明帝水平时,剡县有刘晨、阮肇二人人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忽见山头有一颗桃树,共取食之,下山,得到涧水,又饮之。行至山後,见有一杯随水流出,上有胡麻饭屑。二人过水行一里左右,又越过一山,出大溪,见二女颜容绝妙,唤刘、阮二人姓名,好像旧时相识,并问:“郎等来何晚也!”因邀还家,床帐帷慢,非世所有。又有数仙客,拿三五个桃来,说:“来庆女婿。”各出乐器作乐,二人就于女家住宿,行夫妻之礼,住了半年,天气和暖,常如春二、三月。常闻百乌啼鸣,求归心切。女子说:“罪根未灭,使君等如此。”于是送刘、阮从山洞口去。到家,乡里怪异,经查寻,世上已是他们第七代子孙。二人于是又想回返女家,寻山路,不获,迷归。至太康八年,还不知二人下落。以後诗词中就常用“刘阮”、“刘郎”、“阮郎”来指久去不归的心爱男子。

(3)绮席:富丽的席座,这里指由仙境回到人间。

(4)天仙:指天台山神女,刘晨、阮肇所遇者。

(5)历历:形容物象清清楚楚。

全文拼音版

tiānxiān··qíngfēizhǐ
qíngfēizhǐshuǐhónghuāqiūjiāngliúlángbiétiānxiāndēnglèizhūshíèrwǎnfēngqīng

作者介绍

皇甫松(?—?),一作皇甫嵩,字子奇,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人。皇甫湜之子,牛僧孺之甥。《花间集》称“皇甫先辈”。工诗善词,尤擅竹枝小令,能自制新声。存词二十二首,在《花间集》《尊前集》中。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皇甫松的诗

相关推荐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代〕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宋代〕苏轼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天仙子·茅舍数椽山下盖

〔明代〕吴承恩

茅舍数椽山下盖,松竹梅兰真可爱。穿林越岭觅干柴,没人怪,从我卖,或少或多凭世界。

将钱沽酒随心快,瓦钵磁瓯殊自在。酕醄醉了卧松阴,无挂碍,无利害,不管人间兴与败。

天仙子·燕语莺啼三月半

〔唐代〕佚名

燕语莺啼三月半,烟蘸柳条金线乱。五陵原上有仙娥,携歌扇,香烂漫,留住九华云一片。

犀玉满头花满面,负妾一双偷泪眼。泪珠若得似真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点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