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柳·寄柳氏》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并寄赠给爱妾柳氏的诗作(一说为词,词牌为“章台柳”),此作以柳枝喻人,借咏柳诉情,运用了双关手法,表面上句句说垂柳,实际上处处寓柳氏,反映了乱世妇女命运之不幸与韩柳二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中悲离的一面,表达了作者对柳氏的深深眷念之情。全篇用词浅白,但言简意丰,跌宕起伏,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章台柳·寄柳氏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与柳氏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据唐人许尧佐《柳氏传》和孟棨《本事诗》记载,韩翃少负才名,孤贞静默,所与游者皆当时名士。一富家李生,负气爱才,因看重韩翃,遂将家中一歌姬柳氏赠与韩翃。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洛阳两京陷落,士女奔骇。柳氏以色艳独居,恐不免,便落发为尼。不久,柳氏为蕃将沙吒利所劫,宠之专房。时韩翃为缁青节度使侯希逸府中书记。
京师收复后,韩翃派人到长安寻柳氏,并准备了一白口袋,袋装沙金,袋上题了此诗。当柳氏在长安接到这个口袋后,捧诗呜咽,并写了《答韩翃》(一作《杨柳枝·答韩翃》):“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翻译注释
翻译
借问章台的柳啊,过去你是那样婀娜多姿,如今你还和往日一样吗?
纵然那细长柔嫩的枝条,飘垂如故,恐怕也被他人攀折得不像样了。
注释
(1)章台:汉长安中街名,在陕西长安故城西南,见《汉书·张敞传》,是繁华的地方,后来每借称妓院所在。六朝、唐人已用其事与杨柳相连。
(2)昔日:一作“颜色”,又一作“往日”。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韩翃的诗
相关推荐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李夫人三首·其二
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
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寺斋睡起二首·其二
桃李无言一再风,黄鹂惟见绿葱葱。
人言九事八为律,傥有江船吾欲东。
九日登梓州城·其一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乾坤醉眼中。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妇病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二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念奴娇·感怀呈洪守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天高难叫,若为得诉忠语。
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不见翠华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忧顾。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
鹊桥仙·倦收缃帙
倦收缃帙,悄垂罗幕,盼煞一灯红小。便容生受博山香,销折得狂名多少。
是伊缘薄,是侬情浅,难道多磨更好?不成寒漏也相催,索性尽荒鸡唱了。
初春济南作
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