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唐代〕李商隐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作品简介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作者在赴蜀任职途中遇上大雪,悲痛万分,借此景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在悼伤之情中,又包孕着行役的艰辛、路途的坎坷、伤别的愁绪、仕途蹭蹬的感叹等复杂感情。全诗用层层推进、步步加深的手法,写出凄凉寂寞的情怀和难言的身世之痛,语言朴素洗炼,而又深情绵邈。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夏秋之交,王氏突然病逝,李商隐万分悲痛。这年冬天,他应柳仲郢之辟,从军赴东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痛楚未定,又要离家远行,凄戚的情怀是可想而知的。《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这首诗,就写于赴蜀途中。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就要到剑外任职路途很遥远,没有家你再也不能给我寄寒衣。

大散关的皑皑白雪足有三尺厚,往事如梦回想昔日为我弄织机。

注释

(1)剑外:剑阁之外。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北。

(2)从军:指赴节度使幕。

(3)鸳机:刺绣的工具。

全文拼音版

dàoshānghòudōngshǔzhìsǎnguānxuě
jiànwàicóngjūnyuǎnjiā
sǎnguānsānchǐxuěhuímèngjiùyuān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悼诗

〔五代〕李煜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朦眼上花。

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悼亡诗三首·其一

〔魏晋〕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悼亡诗

〔南北朝〕沈约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