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清人

〔先秦〕诗经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镳镳。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邑军队驻在彭,驷马披甲真威风。两矛装饰重缨络,黄河边上似闲庭。

清人在消,驷介镳镳。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邑军队驻在消,驷马披甲威又骄。两矛装饰野鸡毛,黄河边上自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清邑军队驻在轴,驷马披甲任疾跑。左转身子右拔刀,军中好像准备好。

注释

(1)郑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二十一篇。

(2)清人:指郑国大臣高克带领的清邑的士兵。清,郑国之邑;一说卫国邑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

(3)彭:郑国地名,在黄河边上。

(4)驷介:一车驾四匹披甲的马。介:甲。

(5)旁旁:同“彭彭”,马强壮有力貌。一说行走、奔跑貌。

(6)二矛:酋矛、夷矛,插在车子两边。

(7)重英:以朱羽为矛饰,二矛树车上,遥遥相对,重叠相见。重,重叠。英,矛上的缨饰。

(8)翱翔:游戏之貌。

(9)消: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10)镳镳:英勇威武貌。

(11)乔:雉鸟的羽毛。《韩诗》作“鷮”,即用鷮羽为矛柄装饰。

(12)逍遥:闲散无事,驾着战车游逛。

(13)轴: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14)陶陶:和乐貌。一说马疾驰之貌。

(15)左旋右抽:御者在车左,执辔御马;勇士在车右,执兵击刺。旋,转车。抽,拔刀。

(16)中军:即“军中”。一说指古三军之中军主帅。

(17)作好:容好,与“翱翔”“逍遥”一样也是连绵词,指武艺高强。一说做好表面工作,指装样子,不是真要抗拒敌人。

郑风·清人拼音版

zhèngfēng··qīngrén
qīngrénzàipéngjièbēngbēngèrmáochóngyīngshàngáoxiáng
qīngrénzàixiāojièbiāobiāoèrmáochóngqiáoshàngxiāoyáo
qīngrénzàizhóujièyáoyáozuǒxuányòuchōuzhōngjūnzuòhǎo

作品简介

《郑风·清人》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民间政治讽刺诗,揭露郑国国君不爱惜民众,久役人民于河上,兵众不满,纷纷逃役。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采用反复咏叹的手法写清邑士兵在黄河边上的彭地、消地、轴地驻防时的种种表现,以增强诗歌的气势,从而达到其讽刺的效果。

创作背景

《郑风·清人》是批评郑国军队游戏离散的诗歌,为《诗经·郑风》的第五首。春秋时期,大小诸侯国之间战争频仍,攻伐兼并不绝于史。因高克带领的清邑部队不积极备战御敌,故郑国诗人作此诗以讽刺之。又据《毛诗序》,诗作者为郑公子素。

相关诗文

郑风·褰裳

〔先秦〕诗经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郑风·风雨

〔先秦〕诗经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郑风·叔于田

〔先秦〕诗经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郑风·有女同车

〔先秦〕诗经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郑风·缁衣

〔先秦〕诗经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郑风·野有蔓草

〔先秦〕诗经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郑风·扬之水

〔先秦〕诗经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

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