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贬谪永州时期所作的三篇一组的寓言,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通过麋、驴、鼠这三种动物形象,借题发挥,揭露了当时一些达官贵人、得意小人的丑态,并预言其必然灭亡的命运。文章语言简洁凝练,以小见大,耐人寻味,具有强烈的现实讽刺意义。
三戒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三戒》作于柳宗元被贬官永州之后,这时作者经历过复杂的斗争,有了更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更深切的人生体验,于是将其中足以垂戒世人的现象,写成寓言,以示劝惩。
翻译注释
翻译
临江之麋
临江有个猎人,得到一只小鹿,就想饲养它。刚进家门,群狗就对小鹿垂涎三尺,都摇着尾巴跑过来了。猎人十分愤怒,把那些狗吓走了。从这天起,猎人每天都抱着这只小鹿去和狗亲近,让狗看习惯它,不再伤害它,并慢慢地让狗和小鹿一起嬉戏。时间长了,狗都知道主人的心意了。小鹿仔稍微长大些之后,就忘了自己是麋鹿了,以为狗真的是它的朋友,与狗一起头角相抵,在地上翻滚,与狗更加的亲近了。狗因为畏惧主人,也就很温顺地和小鹿一起嬉戏,但是有时候仍然舔着自己的舌头,馋得发慌。
三年之后,有一次麋鹿自己出门,看到路上有许多别人家的狗,就跑过去想要和它们一起玩耍。别人家的狗看到糜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了,路上一片狼藉,可是麋鹿到死也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
黔之驴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好事者就用船载了头驴运进去。到了以后,觉得驴子没什么用处,于是就把驴放到了山下。老虎看到它那么庞大,就以为它是神。于是就躲避到树林中偷偷地观察,逐渐靠近它,十分小心谨慎,不知驴子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子长鸣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逃遁得远远的,以为驴子要吃了它,十分恐惧。但是来回观察驴子,也没有发现它有什么独特的本领。后来老虎更加习惯了驴子的叫声,又开始靠近驴子,在它周围出没,但始终不敢与之搏斗。渐渐地越发接近驴子,就越发轻视它,并开始冲撞冒犯它,驴子不禁大怒,就用脚踢老虎。老虎因此十分高兴,心中盘算道:“原来本领不过如此啊。”于是老虎就跳跃起来,大声怒吼,一下子就咬断了驴子的喉咙,吃完了驴子的肉,然后就走了。
唉!驴子形体如此庞大,好像很有道行的样子,声音那么洪亮,也好像本领很高。倘若起初不露出自己的本领的话,那么虽然老虎十分凶猛,但由于疑虑恐惧,也终究不敢进攻。如今却是这个下场,实在是可悲啊!
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个人,害怕犯了日忌,做事十分拘谨忌讳。认为自己出生之年正是子年,而鼠,是子年的生肖,所以就喜欢老鼠,不畜养猫和狗,也禁止仆人伤害老鼠。粮仓、厨房,都纵容老鼠肆意横行,不加管制。
因此老鼠互相转告,都来到了这个人家里,既能吃得饱又不会有什么灾祸。所以这个人家里没有一件完好的器皿,衣架上也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吃的东西也差不多都是老鼠吃剩下的。白天成群的老鼠和人一起并行,夜里就会偷偷地咬东西,互相争斗打闹,什么样的声音都有,人都没法睡觉,但是这个人始终不厌恶老鼠。
几年之后,这个人搬到了其他州,后来的人居住在这里,老鼠仍然像以前一样猖獗。之后住进来的人就说:“老鼠是偷偷活动的十分可憎的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吃东西吵闹得尤其严重,是什么原因使它这么猖獗呢?”于是就借了几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往老鼠洞里灌水,出钱雇用仆人捕杀。杀的老鼠都堆积成了小山,然后把它们扔在隐蔽的地方,臭了几个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认为既能吃饱又不会有灾祸,但岂能一直这样?
注释
(1)临江:唐县名,在今江西省清江县。
(2)畋:打猎。
(3)麑:鹿仔。
(4)畜:饲养。
(5)怛:恐吓。
(6)就:接近。
(7)如:依照,按照。
(8)良:真,确。
(9)抵触:用头角相抵相触。
(10)偃:仰面卧倒。
(11)仆:俯面卧倒。
(12)狎:态度亲近但不庄重。
(13)俯仰:低头和抬头。
(14)啖:吃,文章是舔的意思。
(15)狼藉:散乱。
(16)黔:即唐代黔中道,治所在今四川省彭水县,辖地相当于今彭水、酉阳、秀山一带和贵州北部部分地区。现以“黔”为贵州的别称。
(17)则:却。
(18)庞然:巨大的样子。
(19)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20)稍出近之:渐渐的接近它。
(21)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22)莫相知:不了解它。
(23)大骇:非常害怕。
(24)远遁:逃到远处。
(25)且:将要。
(26)噬:咬。
(27)益:逐渐。
(28)终不敢搏:始终不敢扑击它。
(29)荡:碰撞。
(30)倚:靠近。
(31)驴不胜怒:驴禁不住发怒了。
(32)蹄:名词作动词,踢。
(33)计之:盘算着这件事。
(34)跳踉:跳跃。
(35)㘎:同“吼”,怒吼。
(36)类:似乎,好像。
(37)德:道行。
(38)永:永州,在今湖南省零陵县。
(39)畏日:怕犯日忌。旧时迷信,认为年月日辰都有凶吉,凶日要禁忌做某种事情,犯了就不祥。
(40)拘忌异甚:禁忌特别奇怪,禁忌迷信特别多。
(41)生岁直子:出生的年份正当农历子年。
(42)僮:童仆,文章泛指仆人。
(43)仓廪:粮仓。
(44)庖厨:厨房。
(45)恣:放纵。
(46)椸:衣架。
(47)累累:一个接一个。
(48)兼行:并走。
(49)窃啮:偷咬东西。
(50)阴类:在阴暗地方活动的东西。
(51)盗暴:盗吃食品、糟踏物品。
(52)阖:关闭。
(53)购僮:文章指“雇工”。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柳宗元的诗
相关推荐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三闾祠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
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
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
耿耿忆琼树,天涯寄一欢。
三洲歌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
月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
李娘十六青丝发,画带双花为君结。
门前有路轻离别,惟恐归来旧香灭。
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否。”
庞葱曰:“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疑之矣。”
庞葱曰:“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三晋已破智氏
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段规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
韩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
段规曰:“不然。臣闻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臣言,则韩必取郑矣。”
王曰:“善。”
果取成皋,至韩之取郑也,果从成皋始。
三绝句·其三·春笋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三台令·春色
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日斜柳暗花嫣,醉卧谁家少年。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
三韵三篇·其二
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
起樯必椎牛,挂席集众功。
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
北上唯土山,连山走穷谷。
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
自多穷岫雨,行潦相豗蹙。
蓊匌川气黄,群流会空曲。
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
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
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
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
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
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秃。
乘陵破山门,回斡裂地轴。
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
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
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
何时通舟车,阴气不黪黩。
浮生有荡汨,吾道正羁束。
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
云雷此不已,艰险路更跼。
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
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
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