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馀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拼音版
作品简介
鲁迅的这首诗深刻揭示了反动当局盗运文物,放弃古城,实行不抵抗政策,痛骂大学生,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维护他们的利益和腐朽没落的生活。
创作背景
在写《学生与玉佛》的同一天,鲁迅就国民对当局的“迁移古物和不准大学生逃难”,又写了一篇《崇实》,发表在1933年2月6日的申报《自由谈》上,后收入《伪自由书》。
在《崇实》中,对于大学生不如古物的遭遇,鲁迅剥崔颢《黄鹤楼》诗以吊之。
相关诗文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春日黄鹤楼同藩司诸公宴集
江气霭溟蒙,江波翻泱漭。
三湘带上流,七泽络南壤。
衡巫亘势雄,荆岳通观敞。
汉水邈一丝,方城开如掌。
初上黄鹄矶,重登黄鹤楼。
远近城台屏外见,纵横花柳镜中浮。
晴云已卷披丹嶂,暮雨经过净绿洲。
绿洲直接阳台路,青湖不散兴陵树。
何处帆樯映羽旂,一行莺燕拥笙丝。
地主能酬兰叶酒,使君还唱竹枝词。
轻英弱絮怜飘泊,粉堞丹宫还绮错。
舞袖全随碧汉回,歌声半向空江落。
槿花片片点人衣,雁叫丁丁入夕晖。
莫遣四望澹风景,相逢一笑醉芳菲。
君不见章华漠漠埋烟水,京囿台池秋草里。
矶沙崩,黄鹤游,枯杨风动残鸦起。
又不见当时龙战走炎灵,芦荻灰沉江雾暝。
枝头已叹飞乌鹊,天边浪说指黄鹤。
鹤去高楼空自存,萋萋芳草属王孙。
只今江上烟波静,楚岫遥趋帝宅尊。
黄鹤楼联
老子兴来,除开辛氏岂无酒;
高人辈出,压倒崔公便是诗。
黄鹤楼
倚城百尺上危楼,云白山青汉水浮。
岂有神仙能不死,是谁诗句合长留。
烟波东是还家路,风浪中多待渡舟。
同一登临怀抱各,何妨崔灏在前头。
登黄鹤楼
黄鹤仙人去不还,层楼高涌入云端。
江天风景应无限,好写图归取自看。
黄鹤楼
半空金碧何代楼,仙人鹤驾曾一游。
雕槛看云楚山晓,珠帘捲月湘江秋。
楼前云月长无恙,祢赋崔诗角清壮。
西风忽动庾公尘,仙人仍归九天上。
俞叟石庵老而健画以二丈余纸写梅一本为黄鹤楼补壁乞余题之
江上老龙怒起蛰,化作蟠柯势腾掷。
墨鳞散落万梅花,一夜东风满雪壁。
高城俞叟老益健,生无他好惟画癖。
解衣磅礴好意兴,纵笔淋漓动心魄。
纸二丈余墨一斗,目无全牛矜腕力。
元章冬心高格韵,若论雄奇或未敌。
横斜疏影妙入神,来与江楼斗日色。
此花不落春四时,一任仙人吹玉笛。
游汴南归道汉阳过江访黄鹤楼遗址
吹台高咏别中州,万里驱车登此楼。
去鹤江空云影晚,落梅风絮笛声秋。
诗题黄虎闻西渡,劫转红羊识上游。
今日武昌鱼可食,水兵闲着要能舟。
元日黄鹤楼留别毛子霞
楚国轻阴雨欲稀,岁朝高倚鹤楼扉。
城边巴水为西郭,席处江云上布衣。
春酒畏寒知渐老,旅人频叹念将归。
怜君别后重过此,空有杨花旦暮飞。
鄂州南楼其下为黄鹤楼故基
今日南楼独上时,西风无复片云飞。
天连江水去不尽,云傍远山閒自归。
鹦鹉巧言终掇祸,麒麟高举亦知几。
诗翁仙子今何在,徙倚栏干送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