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田园词。此词描绘了雨后乡村清新明媚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羁绊的厌倦。上阕写雨后草莎柔嫩、沙路无尘,引发归耕之思;下阕以“光似泼”“气如薰”的生动比喻,展现田园生机,末句“使君元是此中人”暗含作者对自然本真的认同。全词语言明快,意境清新,体现了苏轼豪放中见恬淡的词风。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这组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苏轼时任徐州太守。当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当年初夏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翻译注释
翻译
柔软的青草和整齐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
春日和暖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带着蒿艾的熏香扑鼻而来。我虽为使君原是农夫出身。
注释
(1)平莎: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2)耦耕:两个人各拿一耜并肩耕作,此处泛指耕作。
(3)蒿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
(4)薰:一种香草。
(5)元:通“原”。
(6)此:指农村。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
醉梦昏昏晓未苏,门前轣辘使君车。扶头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清香细细嚼梅须。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
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竹信茫茫。黄花开也近重阳。
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
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浣溪沙·相见休言有泪珠
相见休言有泪珠,酒阑重得叙欢娱,凤屏鸳枕宿金铺。
兰麝细香闻喘息,绮罗纤缕见肌肤,此时还恨薄情无?
浣溪沙·兰沐初休曲槛前
兰沐初休曲槛前。暖风迟日洗头天,湿云新敛未梳蝉。
翠袂半将遮粉臆,宝钗长欲坠香肩,此时模样不禁怜。
浣溪沙·新秋
风卷珠帘自上钩,萧萧乱叶报新秋,独携纤手上高楼。
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香生雾縠见纤柔。
浣溪沙·小兀喇
桦屋鱼衣柳作城,蛟龙鳞动浪花腥,飞扬应逐海东青。
犹记当年军垒迹,不知何处梵钟声,莫将兴废话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