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桥

〔唐代〕岑参

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

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

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

作品简介

《万里桥》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成都万里桥为空间节点,前两句"成都与维扬"以地理远距与"沧江疾流"的动势形成张力;"帆如鸟翅"的比喻既写舟行迅捷,又暗含人生飘泊之意;结句"楚客垂泪"将个人情感注入地理意象,在二十字内完成从客观物象到主观情怀的升华。全诗语言凝练如画,意境苍茫开阔,在盛唐山水诗中独树一帜。

创作背景

《万里桥》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岑参任嘉州刺史时。万里桥在成都南,相传诸葛亮送费祎使吴时"万里之行始于此"得名。诗中"维扬"(扬州)代表诗人故乡,"楚客"实为自指——安史之乱后,岑参自西北边塞辗转入蜀,东望扬州而不可归。"垂泪"既是思乡之情,亦隐含对"万里征战十年余"的生涯感慨,折射出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文人的普遍心态。

翻译注释

翻译

成都与扬州,相隔万里。

滔滔江水向东流去,张开的的船帆如图飞鸟展翅。

楚地的游子过此桥,东望故土无不思乡流泪。

注释

(1)维扬:扬州的别称。

(2)沧江:江流;江水。

全文拼音版

wànqiáo
chéngdōuwéiyángxiāngwàn
cāngjiāngdōngliúfānniǎochì
chǔguòqiáodōngkànjǐnchuílèi

作者介绍

岑参(717—770),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其诗雄奇瑰丽,多描绘西域风光与军旅生活,与高适并称“高岑”,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充满浪漫豪情。曾两度从军西域,官至嘉州刺史。诗风壮阔激昂,善用夸张想象,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的巅峰成就,对后世边塞文学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万山潭作

〔唐代〕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万年欢·春思

〔宋代〕史达祖

两袖梅风,谢桥边、岸痕犹带残雪。过了匆匆灯市,草根青发。燕子春愁未醒,误几处、芳音辽绝。烟溪上、采绿人归,定应愁沁花骨。

非干厚情易歇。奈燕台句老,难道离别。小径吹衣,曾记故里风物。多少惊心旧事,第一是、侵阶罗袜。如今但、柳发唏春,夜来和露梳月。

万愤词投魏郎中

〔唐代〕李白

海水渤潏,人罹鲸鲵。

蓊胡沙而四塞,始滔天于燕齐。

何六龙之浩荡,迁白日于秦西。

九土星分,嗷嗷凄凄。

南冠君子,呼天而啼。

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

狱户春而不草,独幽怨而沈迷。

兄九江兮弟三峡,悲羽化之难齐。

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

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

树榛拔桂,囚鸾宠鸡。

舜昔授禹,伯成耕犁。

德自此衰,吾将安栖。

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临危而相挤。

子胥鸱夷,彭越醢醯。

自古豪烈,胡为此繄?

苍苍之天,高乎视低。

如其听卑,脱我牢狴。

傥辨美玉,君收白珪。

万岁楼

〔唐代〕王昌龄

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

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猿狖何曾离暮岭,鸬鹚空自泛寒洲。

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