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唐代〕温庭筠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作品简介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描绘了一幅清幽雅丽的秋夜采莲图,表现了采莲女子秋夜冒寒采莲的辛勤劳作以及心中的离愁怅恨。作者先以映池秋月起兴,把情思暗中引向怀远,接着再写主人公人在采莲,而心不在焉,表现其秋夜离愁。全词节奏天然,笔触清丽,比喻生动,意象优美,韵味悠长。

创作背景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此词写秋夜离愁。调名“荷叶杯”,是因为作品写的这段生活发生在莲塘里,故而有意选用了切“荷”的调名(唐时词牌其实也就是题目)。词人也许是借这个调名,用以创造出一个波寒浪静的凄迷意境以寄托他的惜别之思。根据词意,此词可能作于词人游越中时。

翻译注释

翻译

秋水平平如一面镜,载来圆圆的月,月光如雪般洁白晶莹。又是采莲的节令,那红颜少女,却迎着秋水的清冷,相思如寒潮浪涌,正幻入团圆的梦。

注释

(1)镜水:镜湖水。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境内,以其水清澈可鉴而名,所以又称镜湖。因此“镜水”亦可理解为平静明净、清澈如镜的水。

(2)如雪:指月光。

(3)小娘:旧称歌妓,也是对少女的通称。此指采莲的少女。

(4)红粉:女子化妆所用的胭脂和铅粉。此处指妆扮得十分美丽的少女面庞。

(5)寒浪:寒凉的水波。

(6)思惟:思量,思念。一作“思想”,又作“相思”。

全文拼音版

bēi··jìngshuǐláiqiūyuè
jìngshuǐláiqiūyuèxuěcǎiliánshíxiǎoniánghóngfěnduìhánlàngchóuchàngzhèngwéi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故称“温八叉”。其词秾丽绵密,为“花间派”鼻祖,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开五代词风;诗亦工丽,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仕途坎坷,因恃才傲物得罪权贵,终身困顿。作品多写闺情闺怨,词藻华美,对宋婉约词影响深远。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