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王墓》是元末明初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点题,写岳飞千年遗恨,并借传说歌颂了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颔联以前后对比,说明岳飞对宋室的无限忠诚;颈联写岳飞的被害,并借用典故谴责宋高宗;尾联抒写感慨,诗人既为南宋终于自取灭亡而慨叹,又为岳飞的屈死而悲愤。全诗的功过是非对照至为鲜明,感叹意味也厚重深挚,且意境清冷、凄迷感伤。
岳王墓
大树无枝向北风,千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成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雾中。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岳王墓》此诗为诗人于杭州时,拜栖霞岭下岳飞墓,题咏、凭吊岳飞而作。此诗《高太史大全集》(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卷十五、《列朝诗集》甲集均题为《岳王墓》,《明诗别裁集》卷一题为《吊岳王墓》,《古今图书集成精华》《西湖梦寻》题为《岳王坟》。
翻译注释
翻译
岳王墓旁的大树没有一根枝条是向着北方,留下千年遗恨使英雄心伤。
退兵的诏书已从朝廷发出,岳飞在要求抗金杀敌的奏章中还说要迎回徽宗与钦宗。
我常常想到还有谁再请求抗金的上方剑,只有徒然地慨叹宋高宗自藏良弓杀害忠良。
如今在栖霞岭上回头北望,在白露为霜的秋天已看不见北宋皇帝的陵墓。
注释
(1)无枝向北风:没有一根枝条是向北的。传说岳坟旁的树木枝条一律向南。
(2)千年:一作“十年”。
(3)班师诏: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大败南侵的金兵,进军朱仙镇,距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45里,金兀术准备北还。宋高宗和秦桧阴谋投降,一日之间连下12道金牌,严令岳飞迅速退兵。事见《宋史·岳飞传》。班师,还师,退兵。诏,皇帝的诏书。
(4)三殿:唐朝麟德殿有三面,故称“三殿”,此处借指南宋朝廷。
(5)射虏书:指岳飞请求抗金杀敌继续进军的奏章。
(6)两宫:指宋徽宗、宋钦宗,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被金人俘虏北去。此指要迎回徽宗、钦宗事。
(7)每:常常。
(8)上方谁请剑:谁请求赐给上方剑此指请求抗金杀敌的命令。上方剑,又叫尚方剑,为皇帝所用宝剑。
(9)空:白白地,徒然。
(10)嗟:感叹。高庙此指宋高宗。
(11)自藏弓:指杀害功臣良将。
(12)栖霞岭:在杭州西湖葛岭之西。
(13)诸陵:指在今杭州郊外的南宋皇帝陵墓,包括高宗永思、孝宗永阜、光宗永崇、宁宗永茂、理宗永穆、度宗永绍六陵。
(14)白露:指露水。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鄂王墓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岳阳楼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
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
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
塔劫宫墙壮丽敌,香厨松道清凉俱。
莲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
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寻河知有无。
暮年且喜经行近,春日兼蒙暄暖扶。
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潭府邑中甚淳古,太守庭内不喧呼。
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
久为野客寻幽惯,细学何颙免兴孤。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宋公放逐曾题壁,物色分留与老夫。
岳阳楼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岳阳馆中望洞庭湖
万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长。
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
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
岳阳楼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岳忠武王祠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岳阳纪行
从石首至岳阳,水如明镜,山似青螺,蓬窗下饱看不足。最奇者墨山仅三十里,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日朝出于斯,夜没于斯,旭光落照,皆共一处。盖江水萦回山中,故帆樯绕其腹背,虽行甚驶,只觉濡迟耳。
过岳阳,欲游洞庭,为大风所尼。季弟小修秀才,为《诅柳秀才文》,多谑语。薄暮风极大,撼波若雪,近岸水皆揉为白沫,舟几覆。
季弟曰:“岂柳秀才报复耶?”
余笑曰:“同袍相调,常事耳。”因大笑。
明日,风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