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诗

〔魏晋〕孙绰

萧瑟仲秋风,飚唳风云高。

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

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

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

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

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

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作品简介

《秋日诗》是东晋诗人孙绰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八句写秋景,描写万物的凋零以呈现生命的短暂;后六句写人生感悟,诗人悲悯菌的短命和羡慕松的长寿,思索人生该如何度过。此诗表达了宁可在垂纶林野中恬淡地度过一生,也不愿在市朝中冒着生命被戕害的危险去争名逐利的心境。全诗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

创作背景

东晋士人在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环境中,没有采取鄙弃功名、追求自然的生活而是追求“心隐”,无论在朝在野,只求意而已。以优雅从容的风度,过着风流潇洒的生活,当时方内名士与方外高僧无不追求这种生活方式,而这一生活的主体,便是山水、清谈。《秋日诗》此诗便是作者感于秋天大自然万木萧条而青松后凋的景象后,为了抒发自己逍遥林野,放情山水,淡泊宁静的情怀而创作的。

翻译注释

翻译

萧条寂寥的仲秋时节,高远的天空中风起云涌,秋风呼啸。

住在山中感觉到了时节的变化,远离市朝的我吟起了歌谣。

疏落的树林里到处都是寒冷的秋风,空谷上空水汽凝结形成了云雾。

庭院中的树木上洒满了浓浓的露水,茂密的树叶纷纷飘离枝条。

看着菌类已经先凋零了,让人感到伤悲,攀着松树羡慕它的常绿不凋。

住在林野里垂钓,不再与市朝之人交往,交情也渐渐变淡了。

恬静淡泊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只要保持这种恬淡情怀,就距离庄子、惠子的濠上之游已经不远了。

注释

(1)萧瑟:风吹树木的声音。

(2)时变:季节的变化。

(3)结:聚集。

(4)凝霄:浓密的云雾。

(5)湛露:浓重的露水。

(6)荣条:茂盛的枝条。

(7)菌:低等植物,多寄生,生命周期短。《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8)松:《论语·子罕篇·第二十八章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垂纶:垂钓。

(10)交情:相互来往中建立感情。

(11)市朝:集市和朝廷,喻争名逐利之地。

(12)淡然:恬淡貌。

(13)伊:助词,无义。

全文拼音版

qiūshī
xiāozhòngqiūfēngbiāofēngyúngāo
shāngǎnshíbiànyuǎnxìngzhǎngyáo
shūlínliángfēngxiùjiéníngxiāo
zhàntínglínróngtiáo
jūnbēixiānluòpānsōngxiànhòudiāo
chuílúnzàilínjiāoqíngyuǎnshìcháo
dànrán怀huáixīnháoshàngyáo

作者介绍

孙绰(314—371),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家居会稽。官至廷尉卿,领著作。少爱隐居,以文才著称。诗喜宣扬玄学,枯淡寡味,是玄言诗的代表作家。亦能赋,作有《遂初赋》及《游天台山赋》。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孙廷尉集》。

孙绰的诗

相关推荐

秋望

〔明代〕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秋莲

〔元代〕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秋日别王长史

〔唐代〕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秋泉

〔唐代〕薛涛

冷色初澄一带烟,幽声遥泻十丝弦。

长来枕上牵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秋胡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尧任舜禹,当复何为。

百兽率舞,凤凰来仪。

得人则安,失之则危。

唯贤知贤,人不易知。

歌以咏言,诚不易移。

鸣条之役,万举必全。

明德通灵,降福自天。

秋夕

〔清代〕黄景仁

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

羡尔女牛逢隔岁,为谁风露立多时。

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

判逐幽兰共颓化,此生无分了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