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秦国怀古》是唐代诗人周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哀草、古碑、苍山、残阳、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追古伤今之情。该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语言朴实平淡。
春日秦国怀古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春日秦国怀古》该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周朴进入长安却一事无成,返回家乡的途中,或即早年入长安为求科举功名无果后回乡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春日里遥望荒郊,看着泾水曲折地环绕着远处的村落,无限愁绪从胸中升起。
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殆尽,耕破了田地,发现了古碑。
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中变得更加苍茫,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
行走好几里路,还都是茫茫黄沙,遥想秦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堪回首。
注释
(1)消魂:同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2)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3)萦纡:旋绕曲折。
(4)原:同“塬”,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
(5)残阳:夕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周朴的诗
相关推荐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春远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春日郊外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馀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春日行
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汎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
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
帝不去,留镐京。
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春夕酒醒
四弦才罢醉蛮奴,醽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春日即事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春日醉起言志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不雨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来谷贱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春桂问答二首·其二
春桂答,春华讵能久。
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