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拼音dà hàn wú zhōng cè , xiōng nú fàn wèi qiáo 。

出处出自唐代李白所作的《塞上曲》。

意思由于大汉无灭匈奴之计策,至使匈奴进犯至渭桥。

注释大汉无中策:谓中原汉族政权对付匈奴实在没有办法。大汉:汉朝,实指唐朝。中策:中等之策。匈奴犯渭桥:意谓匈奴侵略军已逼近长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七月,突厥颉利可汗自率十万余骑进寇武功,京师戒严。癸末,颉利至于渭水便桥之北,太宗率大臣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驰至渭水,与颉利隔河而语,责其负约,后众军皆至,军威大盛,太宗独与颉利临水对话。颉利请和,引兵而退。见《旧唐书·突厌传》。此即写此事。渭桥,汉唐时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

原文链接李白《塞上曲》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和项王歌》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高适《送郑侍御谪闽中》
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
——张舜民《打麦》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谢灵运《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
——屈大均《读陈胜传》
大艑浮通川,高楼次旗亭。
——刘禹锡《贾客词》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杜甫《大麦行》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
——杜甫《九日寄岑参》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适《燕歌行(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