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

拼音shān mù mù cāng cāng , fēng qī máo yè huáng 。

出处出自宋代梅尧臣所作的《猛虎行》。

意思黄昏时候,在苍苍的山林里,一阵凄风刮来,黄色的茅叶沙沙作响。

注释猛虎行:系乐府旧题,为三僧虔《伎录》所载平调七曲之一。《乐府诗集》题解中载其古辞四句:“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尚非全篇。后人作此题者,题旨不尽相同。唐代李贺《猛虎行》和张籍《猛虎行》才明显以猛虎比拟藩镇割据一方,世袭为恶。这个曲题也就带上一些寓言色彩了。茅:茅草。

原文链接梅尧臣《猛虎行》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元好问《客意》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王维《桃源行》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
——何逊《日夕富阳浦口和朗公》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储光羲《咏山泉》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行迹。
——郭祥正《访隐者》
山影水中尽,鸟声天上来。
——戎昱《题招提寺》
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
——陆机《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一》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崔颢《题潼关楼》
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