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拼音yǐn jū sì , yǐn jū shān , táo gōng liàn yè qī qí jiān 。

出处出自唐代李白所作的《下途归石门旧居》。

意思隐居山,隐居寺,那里曾留下陶公当年炼丹修行的踪影。

注释隐居山:《因话录》:“宣州当涂隐居山岩,即陶贞白炼丹所也。炉迹犹在,后为佛舍。”陶公:即南朝人陶弘景,曾隐居茅山(一说横望山),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南史》有传。

原文链接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佚名《增广贤文·其三》
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
——高适《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隐叶栖承露,攀花出未央。
——王维《听宫莺》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杜甫《洗兵马》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张旭《桃花溪》
隐轸经济具,纵横建安作,
——高适《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隐沦既已托,灵异俱然栖。
——谢朓《游敬亭山》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孟浩然《登鹿门山》
隐吏逢梅福,游山忆谢公。
——杜甫《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隐几青山时有无,卷帘终日对跳珠。
——陈曾寿《湖斋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