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拼音sǐ bié yǐ tūn shēng , shēng bié cháng cè cè 。

出处出自唐代杜甫所作的《梦李白二首·其一》。

意思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注释吞声:极端悲恸,哭不出声来。恻恻:悲痛。

原文链接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死矣中丞莫谩疑,孤城援绝久知危。
——王守仁《南霁云祠》
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
——陈师道《妾薄命二首·其一》
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
——谢翱《书文山卷后》
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杜甫《枯棕》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
——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三》
死生容易事,所痛为知音。
——方以智《独往》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临刑口占》
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
——元稹《放言五首·其一》
死恨物情难会处,莲花不肯嫁春风。
——韩偓《寄恨》
死生不变者,唯闻任与黎。
——白居易《秦中吟十首·其四·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