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拼音sǐ bié yǐ tūn shēng , shēng bié cháng cè cè 。

出处出自唐代杜甫所作的《梦李白二首·其一》。

意思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注释吞声:极端悲恸,哭不出声来。恻恻:悲痛。

原文链接 《梦李白二首·其一》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一》
死为长白主,名字书绛阙。
——苏轼《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
——黄宗羲《山居杂咏》
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
——王安石《贾生》
死者如有知,杀身以相从。
——陈师道《妾薄命二首·其二》
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
——陈师道《妾薄命二首·其一》
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
——谢翱《书文山卷后》
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杜甫《枯棕》
死生容易事,所痛为知音。
——方以智《独往》
死者积如麻,生者能几口。
——尤袤《淮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