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拼音gǔ rén yǐ yòng sān dōng zú , nián shào jīn kāi wàn juàn yú 。

出处出自唐代杜甫所作的《柏学士茅屋》。

意思但他仍像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

注释古人已用三冬足:“足”字放到最后,是为了对仗的需要。此句顺说就是,古人已用足三冬。农历将冬天分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共三个月,故称“三冬”。古时人们认为冬季是用来读书的时间。用足三冬,即是用足全部时间来读书。年少:指住在这里的柏学士子侄,一说指柏学士本人。开:开卷,指读书。杜甫有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国古代在隋唐以前的书,主要是竹简和帛书。到了杜甫所在的时期,一般是手写的卷轴纸书。由于行格疏阔,字体又大,每卷字数并不太多。《史记》平均每卷四千字左右,《魏书》平均每卷六千余字。

原文链接 《柏学士茅屋》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
——秦观《满庭芳·晓色云开》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佚名《增广贤文·其一》
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令狐楚《赋山》
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车万育《古对今》
古县萧条秋景晚,昔年陶令亦如君。
——雍陶《寄永乐殷尧藩明府》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黄遵宪《今别离·其一》
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
——黄庭坚《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