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拼音gǔ rén yǐ yòng sān dōng zú , nián shào jīn kāi wàn juàn yú 。

出处出自唐代杜甫所作的《柏学士茅屋》。

意思但他仍像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

注释古人已用三冬足:“足”字放到最后,是为了对仗的需要。此句顺说就是,古人已用足三冬。农历将冬天分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共三个月,故称“三冬”。古时人们认为冬季是用来读书的时间。用足三冬,即是用足全部时间来读书。年少:指住在这里的柏学士子侄,一说指柏学士本人。开:开卷,指读书。杜甫有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国古代在隋唐以前的书,主要是竹简和帛书。到了杜甫所在的时期,一般是手写的卷轴纸书。由于行格疏阔,字体又大,每卷字数并不太多。《史记》平均每卷四千字左右,《魏书》平均每卷六千余字。

原文链接杜甫《柏学士茅屋》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居易《李都尉古剑》
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
——陈师道《妾薄命二首·其一》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杜荀鹤《送人游吴》
古木含风久,疏萤怯露深。
——李商隐《摇落》
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
——曹丕《至广陵于马上作》
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
——刘长卿《经漂母墓》
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砖。
——杜荀鹤《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
——柳宗元《田家三首·其三》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陆游《醉中感怀》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温庭筠《题卢处士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