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拼音fàn kē shān tóu féng dù fǔ , dǐng dài lì zǐ rì zhuó wǔ 。

出处出自唐代李白所作的《戏赠杜甫》。

意思至今记得,在饭颗山上遇到老朋友杜甫,头上戴着竹笠日头刚好是中午。

注释戏赠:意思是开玩笑的话。其实,所谓开玩笑,往往表现了至交之间的真情实话。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饭颗山头:一作“长乐坡前”或“饭颗山顶”。饭颗山,山名。相传在长安一带。长乐坡也在长安附近。一说为杜甫家洛阳南的陆浑山庄途径的"饭坡"(今河南嵩县陆浑水库西南) 一说为兖州城北石马村后的土岗甑山。笠子:用竹箬或棕皮等编成的笠帽,用来御雨遮阳。日卓午:指正午太阳当顶。卓,一作“草”。

原文链接 《戏赠杜甫》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饭熟何曾趁时吃,辛苦仅得蚕事毕。
——陈造《田家谣》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佚名《绝命词》
饭香猎户分熊白,酒熟渔家擘蟹黄。
——黄庭坚《戏咏江南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