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鹿知随草,饥鹰故上鞲

拼音yě lù zhī suí cǎo , jī yīng gù shàng gōu 。

出处出自宋代姜夔所作的《答沈器之二首·其一》。

意思野鹿懂得到长草的地方去觅食,饥鹰为了食物而甘愿受人驱使。

注释随草:随草而食。上鞲:站到猎人臂鞲上去,臂鞲,古时束衣袖的一种皮革臂套。猎人用以停立猎鹰,见猎物而放飞。

原文链接 《答沈器之二首·其一》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野巫醉饱庙门阖,狼藉乌鸟争残余。
——欧阳修《百子坑赛龙》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岑参《题山寺僧房》
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
——李梦阳《古城春望》
野人闲种树,树老野人前。
——马戴《过野叟居》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余靖《山馆》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刘基《古戍》
野花多映水,山鸟自呼名。
——萨都剌《玉山道中》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李白《战城南》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谢灵运《初去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