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鹿知随草,饥鹰故上鞲

拼音yě lù zhī suí cǎo , jī yīng gù shàng gōu 。

出处出自宋代姜夔所作的《答沈器之二首·其一》。

意思野鹿懂得到长草的地方去觅食,饥鹰为了食物而甘愿受人驱使。

注释随草:随草而食。上鞲:站到猎人臂鞲上去,臂鞲,古时束衣袖的一种皮革臂套。猎人用以停立猎鹰,见猎物而放飞。

原文链接 《答沈器之二首·其一》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王维《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
——赵师秀《薛氏瓜庐》
野老来看客,河鱼不取钱。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六》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陆游《时雨》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王建《野池》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
——李贺《还自会稽歌》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余靖《山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