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拼音zǐ xū jì qì wú jiāng shàng , qū yuán zhōng tóu xiāng shuǐ bīn 。

出处出自唐代李白所作的《行路难三首·其三》。

意思伍子胥被吴王弃于吴江之上,屈原最终抱石自沉汨罗江中。

注释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又见《国语·吴语》。

原文链接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三》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
——苏轼《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五》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
——白居易《东城桂三首·其一》
子好芳草,岂忘尔贻。
——曹植《朔风诗》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周朴《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曹操《对酒》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白居易《庾楼晓望》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
——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其一》
子玉之败,屡增惟尘。
——嵇康《幽愤诗》
子元废芳昭杀髦,常道乡公终荡覆。
——张方平《广陵散》
子既屈一鸣,余固宜三刖。
——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