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拼音gǔ zhèn chéng mén bái qì kāi , hú bīng wǎng wǎng bàng shā duī 。

出处出自唐代张籍所作的《凉州词三首·其二》。

意思古镇的城门向着沙漠开敞,胡人的士兵经常依靠着小山丘。

注释沙堆:亦作“沙塠”,沙墩,小沙丘。

原文链接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二》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苏拯《医人》
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曹丕《丹霞蔽日行》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范成大《祭灶词》
古称绿水今白纻,催弦急管为君舞。
——鲍照《代白纻曲二首·其一》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
——汪洙《神童诗》
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八》
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
——苏辙《赤壁怀古》
古来共歇薄,君意岂独浓?
——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
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
——陆游《山南行》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黄遵宪《杂感·大块凿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