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拼音gǔ zhèn chéng mén bái qì kāi , hú bīng wǎng wǎng bàng shā duī 。

出处出自唐代张籍所作的《凉州词三首·其二》。

意思古镇的城门向着沙漠开敞,胡人的士兵经常依靠着小山丘。

注释沙堆:亦作“沙塠”,沙墩,小沙丘。

原文链接 《凉州词三首·其二》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
——苏轼《真兴寺阁》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佚名《去者日以疏》
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
——曹丕《至广陵于马上作》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王维《过始皇墓》
古木丛青霭,遥天浸白波。
——处默《圣果寺》
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
——刘长卿《经漂母墓》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古凿岩居人,一廛称有产。
——于濆《山村叟》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温庭筠《题卢处士山居》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苏轼《屈原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