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拼音hé cháng nài chán bàng , tú yù què jiāo lóng 。

出处出自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五月五日》。

意思哪里能制止君主身边的小人谗言呢,只不过试图驱赶河里的蛟龙罢了。(言外之意就是让屈原在葬身的汨罗江中安静的离去,再也没有外人干扰他的生活了。 )

注释何尝:反问语气,哪里,并不是,未曾之意。奈:怎样。谗谤:诽谤之意,屈原的诗作中可以看到很多“谗”字,比如“众谗人之嫉妒兮”,比如“被离谤而见尤”。意译为,未曾奈何诽谤。徒欲:白费力气地做某事,徒劳地去做什么事情。比如张九龄诗句“无恩报国士,徒欲问玄穹。”却:退,此处指阻挡之意。比如李白诗诗句“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蛟龙:兴风雨的的龙,这里指秦国。

原文链接 《五月五日》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虞集《院中独坐》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白居易《彭蠡湖晚归》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纳兰性德《送荪友》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司马相如《琴歌二首·其一》
何当呼青鸾,更驾万里风。
——陆游《醉歌》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白居易《秦中吟十首·其五·不致仕》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胡曾《咏史诗·汉宫》
何处胡椒八百斛,谁家金钗十二行。
——黄庭坚《梦中和觞字韵》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白居易《白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