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拼音dà yǔ lǐ bǎi chuān , ér tí bù kuī jiā 。

出处出自唐代李白所作的《公无渡河》。

意思大禹也为治理这泛滥百川的沮天洪水,不顾幼儿的啼哭,毅然别家出走。

注释理:即治理,唐人避唐高宗讳,改“治”为“理”。窥家:大禹在外治水八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原文链接 《公无渡河》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大镇初更帅,嘉宾素见邀。
——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
——丁元英《卜算子·自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
——白居易《秦中吟十首·其八·五絃》
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
——杜甫《有感五首·其二》
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
——杜甫《遣兴五首·其一》
大业固非人事及,乌江亭长又何知。
——孟迟《乌江》
大语犹可闻,故人难可见。
——李白《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
——储光羲《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