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拼音céng shì luò yáng huā xià kè , yě fāng suī wǎn bù xū jiē 。

出处出自宋代欧阳修所作的《戏答元珍》。

意思我曾在洛阳见够了千姿百态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可以嗟讶?

注释嗟:叹息。

原文链接欧阳修《戏答元珍》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李商隐《柳》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王维《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屈原《离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曹翰《内宴奉诏作》
曾非济代谋,且有临深诫。
——高适《赠别王十七管记》
曾哀凄欷心离离兮,还顾高丘泣如洒兮。
——刘向《九叹·思古》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曾于太白峰前住,数到仙游寺里来。
——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