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拼音hóng xiàn tǎn , zé jiǎn sāo sī qīng shuǐ zhǔ , jiǎn sī liàn xiàn hóng lán rǎn ;

出处出自唐代白居易所作的《红线毯》。

意思红线毯,是南方女子经过采桑养蚕、择茧缫丝、拣丝练线、红蓝花染制等重重工序,日夜勤织而织就的。

注释红线毯:一种丝织地毯。此类红线毯是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所管织造户织贡的。据《新唐书·地理志》宣州土贡中有“丝头红毯”之目,即此篇所谓“年年十月来宣州”的“红线毯”。缫丝:将蚕茧抽为丝缕。拣:挑选。练:煮缣使熟,又有选择意。红蓝:即红蓝花,叶箭镞形,有锯齿状,夏季开放红黄色花,可以制胭脂和红色颜料。

原文链接白居易《红线毯》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红荷楚水曲,彪炳烁晨霞。
——崔国辅《古意》
红粉佳人白玉杯,木兰船稳棹歌催,绿荷风里笑声来。
——欧阳修《浣溪沙·红粉佳人白玉杯》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张孝祥《浣溪沙·洞庭》
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
——晏殊《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纳兰性德《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贾至《春思二首·其二》
红垂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
——韦庄《思归》
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
——温庭筠《春愁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