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秋虫怨,风高北马嘶

拼音lù xià qiū chóng yuàn , fēng gāo běi mǎ sī 。

出处出自宋代姜夔所作的《答沈器之二首·其二》。

意思天降霜露,秋虫切切悲鸣,高风里传来了北马的嘶叫。

注释怨:悲鸣。北马:指金军的战马。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主持伐金,战争失利,金军分九路南侵,前锋攻到长江。

原文链接姜夔《答沈器之二首·其二》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
——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
——王猷定《螺川早发》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刘孝威《采莲曲》
露叶凝愁黛,风花乱舞衣。
——卢照邻《折杨柳》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刘禹锡《庭竹》
露翻兼雨打,开坼渐离披。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三》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温庭筠《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陶渊明《九日闲居》
露布词成马犹倚,崤函关出鸡未鸣。
——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其一》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孟浩然《夜渡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