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秋虫怨,风高北马嘶

拼音lù xià qiū chóng yuàn , fēng gāo běi mǎ sī 。

出处出自宋代姜夔所作的《答沈器之二首·其二》。

意思天降霜露,秋虫切切悲鸣,高风里传来了北马的嘶叫。

注释怨:悲鸣。北马:指金军的战马。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主持伐金,战争失利,金军分九路南侵,前锋攻到长江。

原文链接 《答沈器之二首·其二》拼音版+原文翻译

相关诗句

露和啼血染花红,恨过千家烟树杪。
——欧阳修《玉楼春·子规》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白居易《立秋夕有怀梦得》
露湿青芜时欲晚,水流黄叶意无穷。
——皇甫冉《寄权器》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刘得仁《中秋》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齐己《新秋》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
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
——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李益《宫怨》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
——王猷定《螺川早发》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刘孝威《采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