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觏

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人。世称“盱江先生”。思想家、文学家。倡立“盱江书院”。其学以儒家为宗,关心时政,反对神秘主义,著有《直讲李先生文集》(《盱江文集》),代表作《袁州州学记》被誉为“天下古文第三”。其诗亦清新可诵。

作品列表

Top 1

忆钱塘江

〔宋代〕李觏

昔年乘醉举归帆, 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 水仙齐著淡红衫。

Top 2

乡思

〔宋代〕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Top 3

苦雨初霁

〔宋代〕李觏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乾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Top 4

袁州州学记

〔宋代〕李觏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谭礼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睢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此年实至和甲午,夏某月甲子记。

Top 5

读长恨辞

〔宋代〕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Top 6

残叶

〔宋代〕李觏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Top 7

寄小儿

〔宋代〕李觏

两世茕茕各一人,生来且喜富精神。

欲教龆龀从师学,祗恐文章误尔身。

但有犁锄终得饱,莫看纨绮便嫌贫。

不知别后啼多少,苦问家僮说未真。

Top 8

次韵答提刑孙都官二首·其二

〔宋代〕李觏

真赏由来世上稀,几人相见不相知。

如今一字成华衮,岂识龙章与凤姿。

Top 9

和育王十二题·其五·明月台

〔宋代〕李觏

月色固无改,台基亦不坏。

嗟哉玩月人,古来谁更在。

Top 10

寄邻父

〔宋代〕李觏

离山阙归期,滞踪如在狱。

他门一脔炙,贱子万端辱。

吟忆圃花尽,梦知原麦熟。

公言富贵迟,何似耕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