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滂肖像

毛滂

北宋词人

毛滂(1060—1124),字泽民,江山(今属浙江)人。元祐中,苏轼守杭,毛滂为法曹,颇受器重。元符初,知武康县,改建官舍“尽心堂”,易名“东堂”,狱讼之暇,觞咏自娱其间,因以为号。历官祠部员外郎。政和元年(1111)罢官归里,寄迹仙居寺。后知秀州。《宋史翼》有传。著有《东堂集》十卷。毛滂最著名的十首诗

晁补之肖像

晁补之

北宋著名文学家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文学家。元丰二年进士,"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词文俱佳,词风清丽,近柳永;散文流畅,得苏轼真传。代表作《摸鱼儿·东皋寓居》等词作,写隐居闲适之乐,语言明快。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晚年隐居金乡,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其文学创作融合豪放与婉约,在北宋文坛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晁补之最著名的十首诗

张元干肖像

张元干

南宋词人

张元干(1090一约1170),字仲宗,号芦川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官至将作少监,因主张抗金遭贬黜。其词风格豪迈悲壮,开南宋爱国词先声,与张孝祥并称“二张”。代表作《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等,著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张元干最著名的十首诗

陈允平肖像

陈允平

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词人

陈允平(生卒年不详),字君衡,号西麓。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出身官宦世家。少从杨简学,德祐元年(1275)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元至元十五年(1278),以图谋恢复旧朝之嫌入狱。经同官袁洪营救得免。后被征,北赴大都。晚年居家。著有《西麓诗稿》及《西麓继周集》《日湖渔唱》词二种。陈允平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曾伯肖像

李曾伯

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

李曾伯(1198—1268),字长孺,号可斋,南宋词人。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寓居嘉兴。历官至资政殿学士、制置使等,长期参与军政,主张抗元。其词多抒发爱国豪情与军事抱负,风格豪壮,语言直率,是南宋后期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著有《可斋杂稿》《可斋词》。李曾伯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之仪肖像

李之仪

北宋词人

李之仪(1048—1127),字端叔,号姑溪居士,北宋词人。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苏轼门人,元丰进士,曾任枢密院编修官。其词风格清婉隽秀,语言自然深挚,以小令见长。名作《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脍炙人口。著有《姑溪居士前集》《后集》《姑溪词》。李之仪最著名的十首诗

曹勋肖像

曹勋

宋代文学家、词人、大臣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北宋末南宋初词人。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出身显宦,以恩补承信郎。靖康之变后随徽宗北狩,后南归,官至昭信军节度使。其词多应制咏物,风格典丽,亦不乏故国之思。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曹勋最著名的十首诗

向子諲肖像

向子諲

宋代词人

向子諲(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南宋词人。临江(今江西清江)人。出身官宦,历任地方长官,因反对秦桧议和罢官,隐居山林。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绮艳之作,后期多家国之痛与隐逸之思,风格转向悲慨沉郁。著有《酒边词》《芗林家规》。向子諲最著名的十首诗

朱淑真肖像

朱淑真

南宋著名女词人

朱淑真(约1079—1133),号幽栖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世居桃村。生于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其余生平不可考。工诗词,词意凄厉悲凉。有《断肠集》、《断肠词》传世。朱淑真最著名的十首诗

王之道肖像

王之道

宋代官员

王之道(1093—1169),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为(今属安徽)人。宣和六年(1124)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王之道最著名的十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