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熙肖像

徐熙

清代诗人

徐熙(生卒年不详),字远洲,清朝光绪年间的贡生,乡人号称徐贡爷,威信县麟凤乡五谷村人,三十年代病逝。

司马退之肖像

司马退之

唐代道士、诗人

司马退之(生卒年不详),唐代道士、诗人。玄宗开元年间人。曾居长安,与名士张说等交游。性好道术,慕神仙,后隐居山林修道。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一首《洗心》,诗中“不践名利道,始觉尘土腥”等句,表达了超然物外、向往清静的道家思想。

欧阳澥肖像

欧阳澥

唐末诗人

欧阳澥(820—885),字沙章,号潘湖,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唐末诗人。相传为欧阳詹之孙(一说为从孙)。屡试不第,漂泊江湖,一生潦倒。工诗,多羁旅悲愁与落第失意之作,诗风凄苦。《全唐诗》存其诗一首《咏燕上主司郑愚》及断句数联,其“黄菊离家十四年”、“离家已是梦松年”等句,传诵一时。

岑德润肖像

岑德润

隋代诗人

岑德润(生卒年不详),隋代诗人。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文学家岑之象之子,唐代名相岑文本之父。在隋官至猷县县令。工于诗,尤善咏物,体物细腻,辞采清丽。《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均为咏物诗,以《咏鱼》《咏灰》《咏刀》等较著名,展现了隋代诗歌向唐代过渡的特点。

文廷式肖像

文廷式

维新派思想家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号云阁,又号纯常子,江西萍乡人。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擢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支持光绪帝,反对慈禧太后干政。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之役,主战甚力,在京与康有为等发起强学会,广集维新人士,思变法图强。李鸿章乃授意言官劾其交通内监,被革职永不叙用。廷式博学强识,词作超拔,雅近苏轼、辛弃疾。有《云起轩词钞》。文廷式最著名的十首诗

孔绍安肖像

孔绍安

唐初诗人

孔绍安(577—626),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初诗人。孔子三十三代孙。少以文词知名,与兄孔绍新俱有才名。隋末任监察御史,后归唐,拜内史舍人。受诏撰《梁史》,未成而卒。《全唐诗》存其诗七首,多为咏物与应制之作,诗风典雅,以《咏石榴》《落叶》《侍宴咏石榴》等较著名,是隋唐之际文学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吕蒙正肖像

吕蒙正

北宋初年宰相

吕蒙正(944—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名相。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状元及第。历仕太宗、真宗两朝,三度拜相。以公正敢言、清廉宽厚著称,善于识人,推举富弼、吕夷简等后起之秀。封许国公,谥“文穆”。其名篇《破窑赋》虽疑为托名之作,但广为流传。

李觏肖像

李觏

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人。世称“盱江先生”。思想家、文学家。倡立“盱江书院”。其学以儒家为宗,关心时政,反对神秘主义,著有《直讲李先生文集》(《盱江文集》),代表作《袁州州学记》被誉为“天下古文第三”。其诗亦清新可诵。李觏最著名的十首诗

刘翰肖像

刘翰

南宋词人

刘翰(生卒年不详),南宋词人、诗人。字武子,长沙(今属湖南)人。生平事迹记载甚少,曾游于张孝祥、范成大之门。其词风格清丽柔婉,多写伤春悲秋与离愁别绪,属于婉约一派。著有《小山集》,已佚。今存词及诗散见于《全宋词》《全宋诗》中,以《石头城》《种梅》等较著名。刘翰最著名的十首诗

卢藏用肖像

卢藏用

唐代文学家、隐士

卢藏用(664—714),字子潜,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代文学家、隐士。进士及第,却隐居终南山,以冀朝廷征召,时人讽为“随驾隐士”,是“终南捷径”典故的代表人物。后出仕,官至中书舍人。玄宗先天年间,因附太平公主被流放岭南。工诗文,善篆隶,《全唐诗》存其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