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英童肖像

殷英童

北周至隋代文学家、书法家

殷英童(生卒年不详),北周至隋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号佚考,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博学多才,尤工书法,善画佛像。仕北周为礼部大夫,入隋后官至秘书丞、秦王府咨议。其诗文多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采莲曲》,诗风清丽,带有南朝乐府民歌韵味。

周文肖像

周文

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

元好问肖像

元好问

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金兴定五年进士,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潜心著述。其诗沉郁苍劲,堪称金代诗坛巨擘,《论诗三十首》系统阐述诗歌理论,《岐阳三首》写亡国之痛,感人至深。词作兼有豪放、婉约之风,《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传诵千古。编有《中州集》保存金源文献,著有《遗山集》。元好问最著名的十首诗

刘迎肖像

刘迎

金代诗人、词人

刘迎(?—1180),字无党,号无诤居士,东莱(今山东莱州)人。金代文学家。大定十四年(1174年)进士,官至幽王府记室、太子司经。诗、文、词皆工,其诗气骨苍劲,多反映民间疾苦与女真风俗,是金代“国朝文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山林长语》,已佚,元好问《中州集》存其诗七十五首,词见《中州乐府》。刘迎最著名的十首诗

马钰肖像

马钰

全真道祖师

马钰(1123—1183),原名从义,字宜甫,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金代著名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首。师从王重阳,为全真教第二代掌教。主张清静无为、苦修内丹,开创全真遇仙派。其妻孙不二亦为“北七真”之一。著有《洞玄金玉集》《丹阳神光灿》等,诗词多阐发修真哲理。马钰最著名的十首诗

完颜亮肖像

完颜亮

金朝第四位皇帝、文学家

完颜亮(1122—1161),即金海陵王。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1149年弑熙宗自立。在位期间迁都燕京(今北京),积极推行汉化,加强中央集权。性猜忌残暴,好大喜功,1161年大举攻宋败绩,在瓜洲渡兵变中被部将所杀。其诗野心勃勃,词风霸悍,如“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展现了强烈的征服欲。

完颜璟肖像

完颜璟

金朝第六位皇帝

完颜璟(1168—1208),即金章宗,女真名麻达葛。金世宗完颜雍之孙。金朝第六位皇帝(1189—1208年在位)。在位期间推行汉化,完善典章制度,使金朝进入文化鼎盛期。本人酷爱诗词书画,书法学宋徽宗瘦金体,诗风典雅清丽,是金代文学艺术成就最高的皇帝。但后期朝政渐弛,蒙古崛起,为金朝衰亡埋下伏笔。

王渥肖像

王渥

金代末年大臣、文学家

王渥(1186—1232),字仲泽,太原(今山西太原)人。金代末年大臣、文学家。兴定二年(1218年)进士。官至右司郎中。性明敏,有俊才,博通经史,善谈论,工诗赋,书法亦精。奉命出使南宋,应对敏捷,令宋人惊服。后随完颜思烈援汴京,在军中遇兵变被杀。其诗词豪放悲慨,《中州集》存其诗十一首,词见《中州乐府》,是金末“国朝文派”重要作家。王渥最著名的十首诗

段成己肖像

段成己

金末元初诗人

段成己(1199—1279),字诚之,号菊轩,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金末元初文学家。与兄段克己并称“二妙”。金正大七年(1230年)进士。入元后不仕,隐居河龙门山。其词多写故国之思与隐逸之乐,风格冲淡旷达,与兄克己合集《二妙集》传世。《全金元词》存其词六十三首,是研究金元之际文人心态的重要词人。段成己最著名的十首诗

王丹桂肖像

王丹桂

金代道士、词人

王丹桂(生卒年不详),金代道士、词人。字昌龄,号白云子。师从全真教宗师马钰(马丹阳),属全真教弟子。其词多宣扬道家玄理与出世思想,语言超脱旷达,充满修真养性、淡泊名利的意境。《全金元词》存其词六十三首,内容多为阐发全真教旨,是研究金代道教文学的重要作品。王丹桂最著名的十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