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信臣(生卒年不详),字信臣,金冀州南宫人。工诗,有《清漳集》。
古代诗人
三万诗人库,涵盖千年诗坛已认证诗人,从先秦至清末…


吕中孚(生卒年不详),金代诗人。字信臣,冀州南宫(今河北南宫)人。一生未仕,以布衣隐居乡里,教授为业。其诗多描写田园闲适生活与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真率质朴。元好问《中州集》卷七录其诗,称其“有诗名”,为“南渡初”诗坛一员。著有《清漳集》,已佚。

麻九畴(1183—1232),初名文纯,字知几,号征君,莫州(今河北任丘)人。自幼颖悟异常,3岁即识字,7岁能草书,善作大字,亦能诗,时人称之为神童。其为文雄丽巧健,诗则精深峭刻,力追唐人,颇为赵秉文所赏。正大三年赐进士及第,应奉翰林文字,未几谢病而去。晚好医方,与名医张从正游,尽传其学。天兴元年卒于战乱。麻九畴最著名的十首诗

马定国(生卒年不详),金代初年诗人。字子卿,茌平(今山东茌平)人。早年因诗得罪齐王刘豫,后仕于伪齐,官至翰林学士。金废齐后,仍被留用。其诗多感慨时事,风格苍凉。以《登历下亭》诗“壮观东南二百州,景于多处最多愁”之句闻名。元好问《中州集》卷一录其诗,称其“诗有意味”。马定国最著名的十首诗

马天来(约1172—1232),金代末年的家、画家。字云章,又字元章,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少时习举子业不第,遂弃而学道。为人疏狂嗜酒,落拓不羁。擅长画山水、人物,造型诡异,自成一家。亦能诗及塑像。正大年间,入史馆担任书写。后于金末乱中病卒。刘祁《归潜志》记其诸多轶事。

董师中(1129—1202),金代名臣。字绍祖,洺州(今河北永年)人。皇统九年进士。为人宽厚持重,通达吏事,历仕海陵王至章宗五朝,官至平章政事,封潞国公。主张持法宽平,爱惜民力,为“明昌名相”之一。卒谥文定。

董文甫(?—1231后),金代末年的员、学者。字国华,号无事道人,潞州(今山西长治)人。承安二年进士。为人恬淡清净,深谙性理之学。官至河南府判官、礼部员外郎。金室南迁后,于国势危亡之际,忧愤而卒。元好问《中州集》卷六录其诗,称其“学道有得”,诗风平实而富哲理。

冯璧(1162—1240),金代名臣、学者,字叔献,别字天粹,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承安二年经义进士。历仕章宗至哀宗朝,官至翰林学士、同知集庆军节度使。为人刚直,学识渊博,通晓吏事与文学。金末曾参与审理苗道润、李琛相攻一案。金亡后,归隐乡里。元好问称其“文章典丽,尺牍绝妙”。冯璧最著名的十首诗

冯延登(1175—1233),金代末年的员、学者。字子俊,号横溪翁,吉州(今山西吉县)人。承安二年词赋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国子祭酒。汴京被围时,奉命出使蒙古军议和,被扣数年,守节不屈。后放还,授礼部尚书。金末,于河南府城破时投井自尽,以全气节。谥号忠肃。工诗,元好问《中州集》卷五录其诗。冯延登最著名的十首诗

冯子翼(生卒年不详),字士美,定州中山(今内蒙古宁城西)人。金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进士。以同知临海军节度使事致仕。性刚果,与物多忤,因此仕宦不进。有诗、词传于世,元好问云:“士美诗有笔力”。《中州集》卷二录其诗七首,《中州乐府》录其词一首。生平见《中州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