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应芳肖像

谢应芳

元末明初学者

谢应芳(1295—1392),字子兰,号龟巢,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元末明初著名学者、诗人、无神论者。一生致力于理学教育,尊奉程朱,以道义名节自励。元末天下大乱,他避地吴中,教授乡里,入明后隐居不仕。其诗文淳雅,内容多关世教,并著有《辨惑编》,力斥鬼神、迷信,思想卓然独立。有《龟巢集》传世。谢应芳最著名的十首诗

汤舜民肖像

汤舜民

元末明初戏曲作家

汤舜民(生卒年不详),名式,号菊庄,浙江象山人(一说宁波人)。元末明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元末曾补本县县吏,后落魄江湖。明成祖朱棣在燕邸时,曾为文学侍从,宠遇甚厚。其散曲作品数量宏富,语言工巧,题材广泛,著有散曲集《笔花集》。另撰有杂剧《瑞仙亭》、《娇红记》等(今多佚),是连接元明散曲创作的关键人物。

曹伯启肖像

曹伯启

元代中期名臣、文学家

曹伯启(1255—1333),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代中期名臣、文学家。历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集贤学士等要职,以清廉公正、直言敢谏著称。其诗文风格平和温厚,多抒写个人情志与宦游感悟,著有《曹文贞公诗集》(又称《汉泉漫稿》)。晚年辞官归里,优游以终,谥号“文贞”。曹伯启最著名的十首诗

朱庭玉肖像

朱庭玉

元代散曲家

朱庭玉(生卒年不详),一作朱廷玉。元代散曲家。生平事迹已难确考,大致活动于元朝中后期。其散曲创作以套数见长,今存套数二十余套,小令四首,收录于《阳春白雪》、《太平乐府》等集中。题材多涉隐逸、闺情、写景,风格婉约清丽,善于铺陈描绘,是元代散曲创作数量较多、艺术成就较高的代表作家之一。

刘崧肖像

刘崧

元末明初文学家

刘崧(1321—1381),原名楚,字子高,号槎翁,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等。刘崧最著名的十首诗

黄公望肖像

黄公望

元代画家,元四家之首

黄公望(1269—约1354),本名陆坚,后过继永嘉黄氏,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平江常熟(今江苏常熟)人。元末著名全真教道士、画家,“元四家”之首。曾为中台察院书吏,后受累入狱,出狱后加入全真教,卖卜云游。晚年隐居于富春江。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发展出浅绛山水风格,笔墨苍茫浑厚。其代表作《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对中国文人画影响极其深远。黄公望最著名的十首诗

曹德肖像

曹德

元代学者

曹德(生卒年不详),字明善,曾官衢州路吏,与散曲作家薛昂夫、任昱有唱和。元顺帝时,因写“清江引”二首讽刺宰相伯颜专政,被缉捕,避于吴中一僧舍。数年后,伯颜事败窜死,方再人京。现存小令十八首。曹德最著名的十首诗

曾瑞肖像

曾瑞

元代散曲作家

曾瑞(约1260—1330后),字瑞卿,号褐夫,大兴(今北京)人,后移居杭州。元代著名散曲家、杂剧作家。一生淡泊功名,优游于市井,靠友人接济为生。其散曲题材广泛,风格豪放潇散,善于描写市井生活与隐逸情趣。著有散曲集《诗酒余音》(已佚),今存小令九十余首,套数十七套,散见于《太平乐府》等书。亦作有杂剧《才子佳人误元宵》(存)。

王旭肖像

王旭

元代文学家

王旭(生卒年不详),字景初,号兰轩。元代文学家,约活动于元世祖至元前后。家贫力学,以教授生徒为业,曾游历各地,与同代文人王构、王磐并称“三王”。其文章和诗词均有时名,风格较为平实。著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佚,清乾隆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十六卷,是研究元初文学的重要文献。王旭最著名的十首诗

明本肖像

明本

元代最有影响的禅宗大师

明本(1263—1323),号中峰,俗姓孙,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代临济宗著名高僧。自幼笃信佛法,二十四岁出家,师从高峰原妙禅师,后成为其法嗣。他力倡禅净合一,道风严峻,声名远播,被誉为“江南古佛”。从其受戒者甚众,包括著名文人赵孟頫、冯子振等。元仁宗赐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著有《中峰广录》、《怀净土诗》等。明本最著名的十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