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1135—1189),字景文,号雪山,兴国军(今湖北省阳新县)人。王质博通经史,文思敏捷,非常有才华。与九江王阮齐名,深受中书舍人张孝祥父子器重;御史中丞汪澈、枢密使张浚、川陕宣谕使虞允文都爱王质之才,曾先后聘其为幕僚。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于家中去世,享年55岁,葬于阳辛牛头山。
王质最著名的十首诗词
作品列表
山行即事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灯花
造化管不得,要开时便开。
洗天风雨夜,春色满银台。
东流道中
山高树多日出迟,食时雾露且雰霏。
马蹄已踏两邮舍,人家渐开双竹扉。
冬青匝路野蜂乱,荞麦满园山雀飞。
明朝大江送吾去,万里天风吹客衣。
定风波·赠将
问讯山东窦长卿,苍苍云外且垂纶。流水落花都莫问,等取,榆林沙月静边尘。
江面不如杯面阔,卷起,五湖烟浪入清尊。醉倒投床君且睡,却怕,挑灯看剑忽伤神。
游东林山水记
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在一舍外,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
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山有浮图宫,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
翌日,又转北出小桥,并溪东行,又西三四折,及姚君贵聪门。俯门而航,自柳、竹翳密间,循渠而出,又三四曲折,乃得大溪。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
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萤班班,奄忽去来。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
隶而从者曰学童,能嘲哳为百鸟音,如行空山深树间,春禽一两声,翛然使人怅而惊也;曰沈庆,能为歌声,回曲宛转,了亮激越,风露助之,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也。
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同行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今而遇此,开口一笑,不偶然矣。
皆应曰:“嘻!子为之记。”
枢相宣抚虞公寿雅·其一·汉清
汉水之清,其石粼粼。
仁寿公来思,汉水则清。(一章)
汉水之浊,其洄澳澳。
仁寿公往思,汉水则浊。(二章)
农耰于野,不蹂一苗。
贾驰于郊,不惊一毛。
公在襄阳,民生逍遥。(三章)
公来自东,襄民蹙蹙,止公毋西。(四章)
公来自吴,襄民蹙蹙,止公毋蜀。(五章)
金我襄城,汤我汉江。
春我之筐,秋我之箱。(六章)
我耄皤皤,公昔年之,而曷捐之。(七章)
我孩婴婴,公昔体之,而曷置之。(八章)
日月躞躞,勿黧公色。
霜露烈烈,勿华公发。(九章)
公发勿华,我生则遐。
吁彼苍天,佑我皇家。(十章)
效竹枝体有感四首·其二
石桥直下桨双横,落叶渐低湖水生。
归心欲寄潮头去,潮头不肯过湓城。
红窗怨·其二·即事
帘不卷。人难见。
缥缈歌声,暗随香转。
记与三五少年,在杭州、曾听得几遍。
唱到生绡白团扇。晚凉初、桐阴满院。
待要图入丹青,奈无缘识如花面。
杨柳枝·淡月
惯得娇云赶不开。去还来。淡光无可照楼台。且停杯。
薄雨疏疏时几点,洒浮埃。卖花未上担儿抬。听他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