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唐代〕杜甫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

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作品简介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送友人韦讽赴任阆州录事参军时所作。诗中深刻揭露了战乱时期官吏横征暴敛、百姓困苦不堪的社会现实,并对友人寄予了整肃吏治、救济民生的殷切期望。全诗语言质朴有力,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创作背景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杜甫在梓州(今四川三台)送韦讽赴阆州任职时。时安史之乱初平,但战祸未息,赋税繁重,官吏贪暴。诗中"万方哀嗷嗷"真实记录了民生凋敝的状况,"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则直指吏治腐败的根源。杜甫借送行之机,既表达对友人的期许,也阐发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其"诗史"精神的体现。

翻译注释

翻译

国家命运仍很艰难,战争连绵至今未断。

全国各地哀声遍野,十年军用征敛不堪。

众官致力宰割剥夺,无暇忧及民心思叛。

横征暴敛名目繁多,贤者重视以德为先。

韦生你正年富力强,通达事理识见不凡。

前去掌管荆法纲纪,喜你执法正直不偏。

定使那些贪官污吏,从此之后再无脸面。

若要解救民生疾苦,害民之贼应先惩办。

洒泪送到岷江边上,上天也觉无限伤感。

你去做出良好政绩,安慰我的深情忆念。

注释

(1)国步:国运。

(2)兵革:指战争。

(3)休息:停歇。

(4)万方:全国各地。

(5)嗷嗷:哀鸣声。

(6)十载:自天宝十四载安禄山造反至广德二年为十载。

(7)供军食:供给军队的费用。

(8)庶官:众官。指一般下级官吏。他们缺乏远见,不知剥削过甚,百姓反侧不安,就要引起大乱。

(9)务:专心致力。

(10)割剥:宰割剥夺。

(11)不暇:没有工夫。

(12)反侧:指民心不安。

(13)诛求:指横征暴敛。

(14)多门:名目繁多。

(15)贵为德:重视实行德政。

(16)富春秋:年岁还多,即年富力强。富春秋,谓年少。

(17)洞彻:通达事理。犹通达。

(18)清识:清明的见识。

(19)操持:掌握、管理。

(20)纲纪:指法制伦常。

(21)朱丝:染成朱红色的琴瑟弦,这里喻指正直无私。

(22)当令:当使。

(23)豪夺吏: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

(24)无颜色:脸面。意谓使污吏害怕,不敢恣意侵渔百姓。

(25)必若:若要。如果一定要。二句可谓一针见血。

(26)疮痍:创伤,比喻战争后民生凋熬。

(27)蟊贼: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

(28)大江:指岷(mín)江。

(29)高天:上天。

(30)行行:连续不断。

(31)树佳政:建立美好的政治。

全文拼音版

sòngwéifěngshànglángzhōushìcānjūn
guóyóujiānnánbīngwèixiū
wànfāngāiáoáoshízàigōngjūnshí
shùguānxiáyōufǎn
zhūqiúduōménxiánzhěguìwèi
wéishēngchūnqiūdòngchèyǒuqīngshí
cāochígāngjiànzhūzhí
dānglìngháoduóyán
ruòjiùchuāngxiānyīngmáozéi
huīlèilínjiānggāotiān
xíngxíngshùjiāzhèngwèishēnxiāng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送孟六归襄阳

〔唐代〕王维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送魏大从军

〔唐代〕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送子由使契丹

〔宋代〕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送凌侍郎还宣州

〔宋代〕晏殊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

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

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

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唐代〕李白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

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

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

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

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

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

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

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

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唐代〕李白

寿阳信天险,天险横荆关。

苻坚百万众,遥阻八公山。

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

战夫若熊虎,破敌有馀闲。

张子勇且英,少轻卫霍孱。

投躯紫髯将,千里望风颜。

勖尔效才略,功成衣锦还。

送王孝廉觐省

〔唐代〕李白

彭蠡将天合,姑苏在日边。

宁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

窈窕晴江转,参差远岫连。

相思无昼夜,东注似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