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以想象之笔写茶叶生长环境的清幽与采摘时的纯净;颔联以品茶的感受,说茶之清香四溢,沁人心脾;颈联直抒胸臆,称赞茶的品质如同玉雪般纯洁无瑕,其美好源自内心而非外表的华丽或人工的装饰;尾联以戏谑之语作结,说上好的茶叶就如同佳人一般。整首诗构思巧妙、比喻贴切,既展现了茶的独特魅力,又寄托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犹如仙境般的茶山,流动着的云雾滋润了灵草般的茶芽,洗遍了嫩嫩的茶芽。
好友曹辅投我所好送来月圆般的团茶,品尝茶汤,顿觉清风拂来,习习春意就要来到杭州了。
要知道这等冰清玉洁的茶叶不但内质高雅,而且是不加任何油膏。
作一首小诗,请君千万不要见笑,实在是自古好茶犹如美人,让人神魂颠倒、情怀顿开啊。
注释
(1)曹辅:字载德,沙县人。宋元符进士,历任秘书省正字。徽宗多微行,辅上疏切谏,贬官郴州六年,怡然不介意。靖康中,累官签书。高宗即位仍旧职,未几卒。
(2)壑源:宋代福建省有名产茶地方。
(3)仙山:此指茶山。
(4)灵草:指茶芽。
(5)湿行云:指茶芽为流动着的云雾所湿润。言山之高,上多云雾。因而茶叶自然品质好。
(6)洗遍香肌粉未匀:这句是说茶叶加工时要经过洗涤,否则香味不出。香肌:指茶芽。
(7)玉川子:唐卢仝号,这里苏轼用以自比。
(8)明月:指团茶。这句说曹辅把壑源茶送到苏轼家。
(9)清风吹破武林春:这句是说作者饮了此茶,不觉清风生两腋,从而感到武林的春意。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以武林山得名。
(10)玉雪:指不加膏油的茶叶。
(11)心肠:此指茶的内质。
(12)膏油:指在茶饼面上涂一层膏油;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作法。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其二
世态已更千变尽,心源不受一尘侵。
青春白日无公事,紫燕黄鹂俱好音。
付与儿孙知伏腊,听教鱼鸟逐飞沈。
黄公垆下曾知味,定是逃禅入少林。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其二
旧时刘子政,憔悴邺王城。
把笔已头白,见书犹眼明。
平原秋树色,沙麓暮钟声。
归雁南飞尽,无因寄此情。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割鸡令得近乡关。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
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
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佐州!
飞雪堆盘脍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亦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次韵公择舅
昨梦黄粱半熟,立谈白璧一双。
惊鹿要须野草,鸣鸥本愿秋江。
次韵公实雷雨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一震静胡烟。
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
拟叩九关笺帝所,人非大手笔非椽。
次元明韵寄子由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次韵答秦少章
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
缥缈鸿鹄上,众目焉能玩。
子从淮海来,一喙当百难。
师儒有韩孟,拭目互惊惋。
老生时在傍,缩手愧颜汗。
黄公金华伯,莞尔回一眄。
彼方试子难,疾前不应懦。
要当攻石坚,切作抟沙散。
桓璧虽具美,砻错加璀璨。
我老不足畏,后生何可慢。
次韵送陆文顺佥宪
贵阳东望楚山平,无奈天涯又送行。
杯酒豫期倾盖日,封书烦慰倚门情。
心驰魏阙星辰迥,路绕山乡草木荣。
京国交游零落尽,空将秋月寄猿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