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是北宋词人魏玩所写的一首词。此词上片着重写景,亦以起兴,水上鸳鸯,墙头红杏,俱足以触起其对丈夫曾布的思念;下片着重写情,直抒离愁。寓时序变迁于景物硬化之中,暗示离思与日俱增。全词语淡而情深,意婉而不俗,不似花归派词人写离情必用艳语。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相传曾布出仕在外,连赴秦州、陈州、蔡州、庆州等地,三年未归,魏夫人有感而写下这首词。
翻译注释
翻译
溪水和山峰都笼罩在夕阳余晖之中。微风吹拂下,溪水荡起层层绿波,倒映在水中的楼台也仿佛在晃动,惊起了水面上的鸳鸯。溪水的两岸,只住着两三户人家,一枝娇艳的杏花从院墙上探出头来。
在杨柳掩映的溪边小路上,有人天天在那里徘徊观望。年年看柳絮飘飞,至今已经看了三次,离人为什么还不还乡?
注释
(1)楼台影:表明溪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绿波,而楼台的影子也如同晃动一般。
(2)鸳鸯:一种情鸟,雌雄相依,形影不离,如同良侣。
(3)出墙红杏花:出自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4)柳绵:成熟了的柳叶种子,因其上有白色茸毛、随风飘舞如棉似絮而得名,又叫柳絮。在古代水边杨柳往往是送别的场所。
(5)离人:离别的人;离开家园、亲人的人。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魏玩的诗
相关推荐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菩萨蛮·木樨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菩萨蛮·回文春闺怨
翠鬟斜幔云垂耳,耳垂云幔斜鬟翠。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
细花梨雪坠,坠雪梨花细。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簏簌,眉黛远山绿。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
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菩萨蛮·稼轩日向儿童说
稼轩日向儿童说,带湖买得新风月。头白早归来,种花花已开。
功名浑是错,更莫思量著。见说小楼东,好山千万重。
菩萨蛮·东风忽骤无人见
东风忽骤无人见。玉塘烟浪浮花片。步湿下香阶。苔粘金凤鞋。
翠鬟愁不整。临水间窥影。摘得野蔷薇。游蜂相趁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