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岳阳城下

〔唐代〕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作品简介

《泊岳阳城下》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记录诗人乘船停泊岳阳城下的所见所感。诗中"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以壮阔笔法勾勒洞庭气象,"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则通过凄冷意象传达漂泊孤寂。全诗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忧思融为一体,展现了杜甫晚期沉雄悲壮的诗风。

创作背景

《泊岳阳城下》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年)冬,杜甫57岁漂泊湖湘时期。安史之乱虽平,但吐蕃入侵、军阀割据,诗人北归无望。诗中"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既写洞庭风浪无常,更暗喻时局动荡;"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则彰显其暮年仍心系社稷的赤忱,是杜甫生命最后阶段的重要代表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千里而来,泊舟于浩渺的洞庭,傍临高达百层的巍巍山城。

岸上的晚风翻动了暮色中的波浪,拥裹船舱的雪花扑打寒灯。

留滞异地,我有才难展;艰危之际,我意气倍增。

打算乘风破浪,放舟南下,说不定就像扶摇直上的九天鲲鹏。

注释

(1)岳阳:地名,在今湖南省境。

(2)江国:江河纵横的地方。

(3)逾:越过。

(4)山城:指岳阳。

(5)仅:几乎,将近。

(6)留滞:即滞留异地。

(7)艰危:指时局艰难危险。

(8)图南:谓鹏背青天,下乘风脊,一凌霄汉,图度南冥。今用为表示事业发韧,具有雄心壮志。

(9)鲲鹏:庄子所假托的大鱼大鸟。《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全文拼音版

yuèyángchéngxià
jiāngguóqiānshānchéngjìnbǎicéng
ànfēngfānlàngzhōuxuěhándēng
liúzhìcáinánjìnjiānwēizēng
nánwèiliàobiànhuàyǒukūnpéng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泊舟呈灵晖

〔宋代〕徐玑

泊舟风又起,系缆野桐林。

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

官贫思近阙,地远动愁心。

所喜同舟者,清羸亦好吟。

泊舟盱眙

〔唐代〕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泊平江百花洲

〔宋代〕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泊樵舍

〔清代〕施闰章

涨减水愈急,秋阴未夕昏。

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

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

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

泊歙浦

〔宋代〕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