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题郑氏东亭

〔唐代〕杜甫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

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

华美的亭台立于青翠的山色里,秋天阳光的照射惊扰了清晖。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崩裂的巨石斜倚着山树,清清的涟漪荡漾着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

霞光下被映成紫色的鱼儿冲岸跳跃,暮色中苍鹰护巢而归。

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

游罢山亭天色已晚,我继续赶路,残云傍着马一齐奔飞。

注释

(1)翠微:青绿色的山色。

(2)欹:斜倚。

(3)清:一作“晴”。

(4)水衣:水面上苔藻类植物。

(5)隼:一种猛禽。

(6)向晚寻:向晚:傍晚。寻:循着。

重题郑氏东亭拼音版

zhòngzhèngshìdōngtíng
huátíngcuìwēiqiūluànqīnghuī
bēngshíshānshùqīngliánshuǐ
línchōngànyuècāngsǔncháoguī
xiàngwǎnxúnzhēngcányúnbàngfēi

作品简介

《重题郑氏东亭》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郑氏东亭周围美好的秋色,虽是秋图,却一片生机。前六句写亭前美景,后二句写游罢晚归。全诗移情于景,借景抒怀,自有诗家所特有的含蓄而蕴藉。

创作背景

《重题郑氏东亭》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杜甫此时身处东都洛阳,刚刚成家,且诗才渐渐为众人所知,与显贵秘书监李令问、驸马郑潜曜等有交往。此诗是咏洛阳西不远的新安县(今属河南)郑驸马园亭之作。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题滁州醉翁亭

〔宋代〕欧阳修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

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

声如自空落,泻向雨檐前。

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

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

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

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湲。

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

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

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

溪亭

〔宋代〕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游赏心亭

〔宋代〕王珪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山亭夜宴

〔唐代〕王勃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

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

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洗脚亭

〔唐代〕李白

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

前有昔时井,下有五丈床。

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

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

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

游谢氏山亭

〔唐代〕李白

沦老卧江海,再欢天地清。

病闲久寂寞,岁物徒芬荣。

借君西池游,聊以散我情。

扫雪松下去,扪萝石道行。

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

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

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

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