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作品简介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代表作。全诗以"相见别难"的情感悖论开篇,"东风花残"的暮春意象强化无奈,"春蚕蜡炬"的生死比喻将爱情推向极致,"晓镜夜吟"的细节白描尽显相思之苦,终以"蓬山青鸟"的缥缈希望作结。诗人将爱情体验升华为永恒的生命困境,其"丝-思"、"泪-灰"的双关隐喻与"绝望中见执着"的情感张力,创造了中国爱情诗"深情绵邈"的最高境界。

创作背景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此诗创作时间不详,约在开成五年(840年)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期间。诗中"蓬山"指蓬莱仙山,"青鸟"是西王母信使,暗喻政治上的沟通无望。作为"无题诗"的典范,其"春蚕蜡炬"的意象被冯延巳、纳兰性德等反复化用,清代屈复《玉溪生诗意》称:"一息尚存,志不少懈,可以言情,可以喻道。"现代歌曲《春蚕》即受此诗启发创作。

翻译注释

翻译

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注释

(1)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残:凋零。

(2)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3)蜡炬:蜡烛。

(4)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5)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6)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7)应觉:设想之词。

(8)月光寒:指夜渐深。

(9)蓬山:一作「蓬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10)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11)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12)探看:探望。

全文拼音版

··xiāngjiànshínánbiénán
xiāngjiànshínánbiénándōngfēngbǎihuācán
chūncándàofāngjìnchénghuīlèishǐgān
xiǎojìngdànchóuyúnbìngǎiyínyīngjuéyuèguānghán
péngshānduōqīngniǎoyīnqínwèitànkàn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郑风·子衿

〔先秦〕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秦风·蒹葭

〔先秦〕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庭中有奇树

〔两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满江红·小住京华

〔近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