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同友人泛潇湘》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湘江冬景和当时的民俗风情,生活气息浓郁。这首诗表现出诗人胸怀的淡泊与高远。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
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
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
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这首诗是杜荀鹤与友人在残冬之时为寻取诗料、游览潇湘时所作的一首清逸之作。诗人于湘江上泛舟,置身世外,自由自在,饮酒、戏风弄雨,一切任其自然,随遇而安,以此为乐。自然的惬意寻求让他感到生活隐逸的闲适,从而写下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腊月将尽时去哪里泛舟最好呢?吟诗起兴最好之地莫过于潇湘。
靠近湘江正在捕鱼的渔船买来最肥美的鱼儿,逢与落雪时沽来的酒酒香更加醇厚。
夜深之时,深山里的猿啼遍了整片岳麓山,雁知道春天快到了,就别离衡阳飞回北方。
我与君更好欣赏这江山绮丽之景,裁来新拟的诗句传到长安。
注释
(1)残腊:腊月快要结束的时候。腊:指农历十二月。
(2)吟:吟诗。
(3)潇湘:代指湖南一带。
(4)偏:表示程度,很、最、特别。
(5)倍:加倍。
(6)岳麓:岳麓山,在湖南长沙。
(7)雁知春近:这里指雁自衡阳而北返。
(8)剩采:剩:更。采:采摘,指欣赏。
(9)帝乡:指原零陵,即现在的永州。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荀鹤的诗
相关推荐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冬日归旧山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冬青花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清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冬夜书怀
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
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
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
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夜送人
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冬郊行望
桂密岩花白,梨疏林叶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冬夜闻虫
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
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