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我在去新安的路上走过,听到人声喧哗,原来是吏役在村里点名征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我便问那些新安派来的吏役:“难道新安这个县小到没有成丁的人了吗?”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官吏回答说:“昨夜已有兵府文书下达,规定点选十八岁的中男入伍了。”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我说:“啊,这些人还是年龄不大的青年,怎么能让他们去守卫东都啊?”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肥胖的青年都有母亲来送行,瘦弱的青年都孤零零的,无人陪送。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时候已到黄昏,河水东流而去,青山下还仿佛有送行者的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收起你们那纵横的眼泪,不要哭坏了眼睛,徒然伤了身体。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即使哭干两眼露出骨头,皇天后土终究是无情的东西啊!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官军进攻围困相州,原来以为很快就可以平定叛军。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岂知估计错了形势,以致打了败仗,兵士一营一营地溃散了。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伙食就在旧营垒附近供应,训练也在东都近郊进行。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况且参加的是名正言顺讨伐叛徒的王师,主将抚养士卒,爱护备至。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你们送行的家属不用哭得很伤心,仆射对兵士仁爱得像父兄一样。
注释
(1)客:杜甫自称。
(2)新安:地名,今属河南。
(3)点兵:征兵,抓丁。
(4)更:岂。
(5)府帖:指征兵的文书,即“军帖”。
(6)次:依次。
(7)中男:唐制,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 “老”。天宝三载(744)又降优制,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
(8)绝短小:极矮小。
(9)王城:指东都洛阳。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
(10)伶俜:形容孤独伶仃的样子。
(11)白水:指在阳光下闪光的流水。
(12)眼枯:哭干眼泪。
(13)天地:暗喻朝廷。
(14)相州:即邺城,今河南安阳。
(15)岂意:哪里料到。
(16)归军:指唐朝的败兵。
(17)星散营:像星星一样散乱地扎营。
(18)就粮:到有粮食的地方就食。
(19)旧京:这里指东都洛阳。
(20)壕:城下之池。
(21)不到水:指掘壕很浅。
(22)王师顺:朝廷的军队是堂堂正正的正义之师。
(23)抚养:爱护。
(24)仆射:指郭子仪。
(25)如父兄:指极爱士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