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

〔唐代〕杜牧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

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

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作品简介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渡口的优美景色。颔联通过“雁”“蜂”着力摹写“初春”之“初”字。颈联写相会时之情景,又隐隐透出遥望之意。尾联借用张仲蔚以指许浑,表达了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友情。这首诗细腻深情,疏朗洒落。

创作背景

开成四年(839年)初春,杜牧离宣州赴京,沿长江溯流先往浔阳,造访其从兄、江州刺史杜慥,时经和州见横江浦一带早春的秀丽景象,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渡头芳草萋萋,微雨霏霏,万株杨柳金线低垂,枝条轻拂着微波荡漾的水面。

水暖蒲根先知,雁也可以在水中嬉戏了,梅径尚香,寒气未尽,因为蜂蝶未知,音信渺远。

李,赵二秀才,在天色阴沉的微雨中当风吟诵,裴刺史亲自冒雨来迎,都打湿了旌旗。

江南的仲蔚有丰富的才情,高超的格调,可能许浑现在也怅望着阴阴的初春,不知道又写了多少好诗。

注释

(1)渡头:指位于和州的横江渡,亦即杨林渡口。同江南的采石相对。

(2)拂波:描写依依垂柳拂动着江波。既是写景也是言情,托景响人,表示了相迎相送的友情。

(3)蒲根:长在江边水中的蒲草。

(4)雁初浴:形容初春时在水中嬉耍的雁儿。

(5)梅径香寒蜂未知:梅径:长着梅树的道路。香寒:指还在乍暖还寒时候,梅花吐出了清香。蜂未知:指早春时节,蜜蜂还未开始采蜜。

(6)辞客:是古代对诗人和文士附通称。这里是称李,赵二秀才。

(7)吟暗淡:形容二人在天色阴沉的微雨中当风吟诵。.

(8)回马湿旌旗:回马:回马归去。湿旌旗:刺史的仪仗、旗鼓都打湿了。

(9)仲蔚:张仲蔚。《高士传》裁:“张仲蔚者,平陵(今陕西咸阳县西北)人,善属文,好诗赋,闭门养性,不治荣名。”这里代指许浑。

(10)春阴:阴沉多雨的春天。

全文拼音版

chūchūnzhōngzhōuzhōuhéngjiāngpéi使shǐjūnjiànyíngzhàoèrxiùcáitóngláiyīnshūyùnjiānjiāngnánhúnxiānbèi
fāngcǎotóuwēishíwànzhūyángliǔchuí
gēnshuǐnuǎnyànchūméijìngxiānghánfēngwèizhī
fēngyínàndàn使shǐjūnhuí湿shījīng
jiāngnánzhòngwèiduōqíngdiàochàngwàngchūnyīnshǒushī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峭拔,尤擅七绝与咏史诗,代表作《泊秦淮》《山行》《阿房宫赋》等,以精炼的语言讽喻时政,抒写怀古之思。曾任中书舍人,晚年居樊川别墅,故文集名《樊川文集》。其诗赋兼具豪迈与细腻,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杜牧的诗

相关推荐

初月

〔唐代〕李白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

〔唐代〕白居易

诏授户曹掾,捧诏感君恩。

感恩非为己,禄养及吾亲。

弟兄俱簪笏,新妇俨衣巾。

罗列高堂下,拜庆正纷纷。

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

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囷。

喧喧车马来,贺客满我门。

不以我为贪,知我家内贫。

置酒延贺客,客容亦欢欣。

笑云今日后,不复忧空尊。

答云如君言,愿君少逡巡。

我有平生志,醉后为君陈。

人生百岁期,七十有几人。

浮荣及虚位,皆是身之宾。

唯有衣与食,此事粗关身。

苟免饥寒外,馀物尽浮云。

初赴明州

〔宋代〕范成大

四征惟是欠东征,行李如今忽四明。

海接三韩诸岛近,江分七堰两潮平。

拟将宽大来宣诏,先趁清和去劝耕。

顶踵国恩元未报,驱驰何敢叹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