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挽易昌陶

〔近代〕毛泽东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悲叹有馀哀。

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

采采馀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漾游,零落匪所思。

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

关山蹇骥足,飞飙拂灵帐。

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茜,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作品简介

《五古·挽易昌陶》是毛泽东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写于1915年5月,该诗乃易昌陶病逝后,诗人为悼念挚友而作,既表达了对良友早逝的悲痛心情,又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这首诗歌诗人抄录在1915年6月25日致湘生的信中,该诗最早发表在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版《毛泽东早期文稿》。

创作背景

1915年3月,毛泽东的同学——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学生易昌陶于假期病逝于家中,由校长张干、学监王季范、教员杨昌济发起,学校于5月23日为他开了追悼会。为纪念同学,毛泽东写了这首《挽易昌陶君》。这首诗最早收录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油印的《易君咏蛙追悼录》,又见之于1991年3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萧永义编著的《毛泽东诗词对联辑注》一书,存于韶山纪念馆。此诗录自毛泽东给湘生的信,信中说:“读君诗,调高意厚,非我所能。同学易昌陶君病死。君工书善文,与弟甚厚,死殊可惜。校中哀悼,吾挽以诗,乞为辅正。”毛泽东同时还写了一副悼念易昌陶的挽联:“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前,独令我来何济世;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殁,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正直袁世凯接受日本帝国主义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国事危急。毛泽东《五古·挽易昌陶》此诗表达了对良友早逝的悲痛心情,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改造旧世界的志向。

翻译注释

翻译

绝别的时间越久想念你就越深,思念你你也不能来了。

愁坏了你年轻的朋友,悲伤感叹多么痛苦。

衡阳来的飞燕叫声清澈,湘江的春水回旋流淌。

看到这些景物想起我所喜欢的人,在南城边来回走动。

城边茂盛的春草好像我们离别之情,流下的眼泪浸湿了前额。

只有我一人鲜明的身影,远望红日落在衡山积云的西边。

正是在汪洋里游泳的年华,你死去了是我所没有想到的。

从现在开始永别了,惊动了半夜的公鸡。

公鸡一声叫,叫声响遍东边的高地上。

看见你慢慢地走来了,咱们互相握手,热泪充满眼眶。

俊逸的人在征途上很不顺利,急速的暴风吹拂亡友的帐子。

我心里忧愁又痛苦,依靠群山尽情歌唱。

群山长满青色的茜草,我愿意在山下与你交谈练习长剑的志愿。

东海中有日本侵略者,北方山水边界有又恨又怨的沙皇俄国。

清除侵略者依靠谁家的子弟,怎能推辞自己出身低下贫贱而不杀敌报国呢?

钟子期竞过早的死去了,俞伯牙从此也不弹琴了。

琴弦断了是伤感情的,红花春天都不开了。

以后的日子是很长的,我同谁共度一生呢?

望着灵柩进献一杯酒,凄凉地看着灵柩前写有死者姓名的旗幡。

我在失意中用什么寄托呢?就是那深深的接天的江水。

注释

(1)去去:越去越远,表示决绝的意思。

(2)愁杀:愁死了。

(3)衡阳雁声彻:湖南衡阳有回雁峰,相传雁不过此峰。雁声响彻衡阳,比喻思友悲叹的深切。衡阳是易昌陶的家乡。湘滨:湘江水边。春溜:即春水。溜,小股水流。回:旋转。《荀子·制士》:“水深而回”。

(4)踯躅:徘徊不前。

(5)南城隈:南城墙弯曲处。

(6)涔泪:不断流下的泪。

(7)双题:全额。

(8)采采:丰盛貌,众多而鲜明。

(9)馀:剩下。

(10)孤景:孤影,这里指作者。“景”通“影”。

(11)衡云:衡山上的云烟。衡山在长沙之南,这里“衡”指长沙之西属衡山七十二峰的岳麓山。

(12)方期:正当……日期,正在……时候。

(13)沆漾:广阔无边的样子,这里指水深且广的样子。

(14)零落:这里以草木凋零比喻人的死去。

(15)匪所思:没有想到的事情。匪,同非。

(16)永诀:永别。

(17)汗漫:本义是漫无边际,这里指漫步。

(18)东皋:泛指田野或高地。

(19)冉冉:慢慢,徐徐。

(20)关山:关隘和山顶,指征人所在的边塞之地。

(21)蹇:困苦,不顺利。

(22)骥足:千里马的脚,比喻俊逸的人才。关隘山川阻碍良马的奔跑。

(23)飞飚:急速的暴风。

(24)灵帐:遮灵柩的帐子。

(25)怀郁如焚:忧愁又痛苦。

(26)放歌:尽情高声地唱歌。

(27)列嶂:群山。

(28)茜:深红色。

(29)岛夷:古代指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及附近岛屿的民族。这里借指日本。

(30)北山尽仇怨:北方群山间有仇视我们的国家,这里指沙皇俄国。

(31)荡涤:清除。

(32)安得:怎能。

(33)浮贱:轻贱。

(34)朱华:红花。

(35)铭旌:灵柩前的旗幡。

(36)泓:水深的样子,这里以“水一泓”比喻深情。

全文拼音版

··wǎnchāngtáo
jūnshēnjūnjūnlái
chóushāfāngniányǒubēitànyǒuāi
héngyángyànshēngchèxiāngbīnchūnliūhuí
gǎnniànsuǒhuānzhízhúnánchéngwēi
chéngwēicǎocénlèiqīnshuāng
cǎicǎijǐngluòhéngyún西
fānghàngyàngyóulíngluòfěisuǒ
yǒngjuécóngjīnshǐjīngmíng
míngshēngchànghànmàndōnggāoshàng
rǎnrǎnwàngjūnláishǒuzhūkuàngzhǎng
guānshānjiǎnfēibiāolíngzhàng
怀huáifénfànglièzhàng
lièzhàngqīngqiěqiànyuànyánshìchángjiàn
dōnghǎiyǒudǎoběishānjìnchóuyuàn
dàngshuíshìānjiàn
jìngzǎowángqíncóngjué
qínjuézuìshāngqíngzhūhuáchūnróng
hòuláiyǒuqiānshuígòngpíngshēng
wànglíngjiànbēijiǔcǎndànkànmíngjīng
chóuchàngzhōngjiāngtiānshuǐhóng

相关推荐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唐代〕李白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桑,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五月十日

〔宋代〕韩淲

片月生林白,沿流涧亦明。

幽人方独夜,山寺有微行。

野处偏宜夏,贫家不厌晴。

薰风吹老鬓,腐草见飞萤。

五月五日

〔宋代〕梅尧臣

屈氏已沈死,楚人衰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五石之瓠

〔先秦〕庄子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五斗先生传

〔唐代〕王绩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

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

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

遂行其志,不知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