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言志词杰作。全词以"少年不识愁"的追忆开篇,通过"爱上层楼"的重复递进,勾勒出青春期的矫饰情感;下阕"识尽愁滋味"的沧桑转折与"欲说还休"的沉默克制,形成震撼的情感落差,终以"天凉好个秋"的闲淡反语收束。词人运用对比结构与口语化表达,将"愁"的体验提炼为人生阶段的象征,其"欲说还休"的矛盾心理,展现了英雄失路的悲愤与南宋豪放词的深层内敛。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此词作于淳熙九年(1182年)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时,时年43岁的抗金将领已被迫退隐八年。博山在今江西广丰,是词人常游之地。作为"英雄之词"的典范,其"天凉好秋"的含蓄表达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视为"无我之境",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信笔写去,格调自苍劲,意味自深厚,不必剑拔弩张,洞穿已过七札,斯为绝技。"
翻译注释
翻译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注释
(1)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
(2)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3)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4)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5)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6)欲说还休: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休:停止。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辛弃疾的诗
相关推荐
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行香子·树绕村庄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