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宋代〕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芦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作品简介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庆历六年,范仲淹任邓州知州,营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本词即为应制之作。上阕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下阕表达旷达的思想。

创作背景

题为“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白花洲”。穰,即穰县,故城在河南邓县外城东南隅。“百花洲”在河南邓县城东南隅,范仲淹营为游咏之所,大概是穰城(即穰县县城)的郊区。范仲淹五十七岁知邓洲,五十八岁时曾写《中元夜百花洲作》一诗,其中有“百花洲里夜忘归”句,故【定风波】定是五十七岁之后的作品,是记常游百花洲之事而抒己之志的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春天即将结束,满城的人身着罗琦去到那百花洲上游赏美景。洲岸和岸边的野花互相映衬。看不到花的尽处和岸的尽处,恍惚之间好似身处通往理想境界的小路。

请不要责怪山翁我只会安逸享乐,功名的“得”和“失”乃是时运注定,连那黄莺都懂得唱新声,花蝶懂得新舞。那都是上天赋与它们的本能 怎么能要求我辈就没有欢乐的情绪呢!

注释

(1)罗绮:罗和绮。多借指丝绸衣裳。

(2)寻芳:游赏美景。

(3)桃源路:通往理想境界之路。

(4)逸豫:安逸享乐。

全文拼音版

dìngfēng··qiánèrzhènrǎngxiàyíngbǎihuāzhōuqīnzhì
luómǎnchéngchūnbǎihuāzhōushàngxúnfāngyìnghuāhuāyìngjìnchùhuǎngránshēntáoyuán
guàishānwēngliáogōngmíngsàngguīshíshùyīngjiěxīnshēngdiéjiětiānzhēngjiàobèihuān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出身贫寒,苦学成才,官至参知政事,推行“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等改革主张。其名篇《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传诵,彰显其家国情怀。词作《渔家傲·秋思》开豪放词先声。文武兼备,戍边西北时被誉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谥号“文正”,为后世儒臣典范。

范仲淹的诗

相关推荐

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

〔宋代〕辛弃疾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宋代〕苏轼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宋代〕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唐代〕李珣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定风波·莫倚能歌敛黛眉

〔宋代〕周邦彦

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

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五代〕阎选

江水沉沉帆影过,游鱼到晚透寒波。渡口双双飞白鸟,烟袅,芦花深处隐渔歌。

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定风波·赠将

〔宋代〕王质

问讯山东窦长卿,苍苍云外且垂纶。流水落花都莫问,等取,榆林沙月静边尘。

江面不如杯面阔,卷起,五湖烟浪入清尊。醉倒投床君且睡,却怕,挑灯看剑忽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