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博山寺作

〔宋代〕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作品简介

《鹧鸪天·博山寺作》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开篇总述词旨,以下层层递进,表明归隐之由、归隐之乐。先从养生处世的哲理之道点明缘由;再由宁可保持独立品操、岂可依附权贵,说明走向归耕的必然;末以欣喜松竹花鸟,体现归耕林泉的激情雅趣。全词语言通俗,运用侧面烘托,表现仕途人情之可畏。

创作背景

辛弃疾长居带湖期间,常往来于博山。其词作中与博山有关的有很多首。博山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所以才会屡有题记,反复吟咏。嘉靖《永丰县志》卷四《人物》云:“辛幼安名弃疾,其先历城人,后家铅山,往来于永丰博山寺,旧有辛稼轩读书堂。”这首《鹧鸪天·博山寺作》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之后辛弃疾闲居带湖时期。

翻译注释

翻译

不再向去往帝都的路上奔波行走,却因为频繁往来于山寺之间,以致让山寺感到很厌烦逢迎我的到来。在有味与无味之间追求我的生活乐趣,在有材与没有材之间度过这一生。

我宁可保持自我的独立人格,何必为了猎取功名而趋炎附势。历尽人间沧桑,最终还是走上了回归山野躬耕之路。若论真君子,松竹是我的真朋友,发自肺腑言,花鸟是我的好弟兄。

注释

(1)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2)博山寺:据《广丰县志》记载:“博山寺在邑西南崇善乡,本名能仁寺,五代时天台韶国师开山,有绣佛罗汉留传寺中。宋绍兴间悟本禅师奉诏开堂,辛稼轩为记。”

(3)长安路:喻指仕途。长安,借指南宋京城临安。

(4)厌逢迎:往来山寺次数太多,令山寺为之讨厌。此为调侃之语。

(5)味无味:语出《老子》:“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6)材不材间:语出《庄子·山木》:“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7)宁作我:宁愿保持自我独立的人格。语出《世说新语·品藻》:“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8)岂其卿:何必趋炎附势猎取功名。语出扬雄《法言·问神》卷五:或曰:“君子病没世而无名,盍势诸名卿,可几也。”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赵、楚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名?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

(9)人间走遍却归耕:历尽人间沧桑,最终还是走上了回归山野躬耕之路。语出苏轼《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10)一松一竹真朋友:语出元结《丐论》:“古人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与松竹为友;座无君子,则与琴酒为友。”

(11)山鸟山花好弟兄:语出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共友于。”

全文拼音版

zhètiān··shānzuò
xiàngchángānshàngxíngquèjiàoshānyànféngyíngwèiwèichùqiúcáicáijiānguòshēng
níngzuòqīngrénjiānzǒubiànquèguīgēngsōngzhúzhēnpéngyǒushānniǎoshānhuāhǎoxiōng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将领,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慷慨激昂,充满抗金复国之志,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被誉为“词中之龙”。曾组建义军抗金,南归后屡遭排挤,壮志难酬。词风雄浑豪迈,亦不乏田园清新之作,有《稼轩长短句》传世,是宋词巅峰代表之一。

辛弃疾的诗

相关推荐

鹧鸪天·赏荷

〔金代〕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

〔元代〕王恽

短短罗袿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掩翻歌扇珠成串,吹落谈霏玉有香。

由汉魏,到隋唐。谁教若辈管兴亡。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

鹧鸪天·庚子岁除

〔清代〕朱祖谋

似水清尊照鬓华。尊前人易老天涯。酒肠芒角森如戟,吟笔冰霜惨不花。

抛枕坐,卷书嗟。莫嫌啼煞后栖鸦。烛花红换人间世,山色青回梦里家。

鹧鸪天·薄命妾辞

〔金代〕元好问

颜色如花画不成。命如叶薄可怜生。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

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鸳鸯只影江南岸,肠断枯荷夜雨声。

鹧鸪天·三山道中

〔宋代〕辛弃疾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

新剑戟,旧风波。天生予懒奈予何。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