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八

〔唐代〕杜甫

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

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

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

西戎外甥国,何得迕天威。

作品简介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八》是杜甫流寓秦州时期创作的边塞组诗中的第十八首。此诗以"地僻秋将尽"起笔,通过"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的意象叠加,营造出边塞深秋的肃杀氛围。诗中"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二句,真实记录了当时紧张的边防局势,尾联"西戎外甥国,何得迕天威"则表达了诗人对吐蕃犯边的愤慨。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沉郁,展现了杜甫边塞诗的现实主义特色。

创作背景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八》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深秋,时年48岁的杜甫因政治失意弃官西行,携家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当时吐蕃乘安史之乱频繁侵扰西北边境,诗人目睹边防空虚、烽火频传的现状,在诗中既抒发了个人漂泊之愁,又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这组杂诗是杜甫边塞题材的重要代表作。

翻译注释

翻译

秦州处地偏僻山高路险,眼下秋季将近而我尚未回归。

塞上的阴云断断续续,边地的太阳缺少光辉。

报警的烽火时常燃起,紧急的羽檄屡屡飞驰。

吐蕃是大唐的外甥国,怎么能如此忤逆天威?

注释

(1)客:一作“夜”。

(2)闻:一作“声”。

(3)西戎:指吐蕃。

(4)迕:一作“近”。

全文拼音版

qínzhōushīèrshíshǒu··shí
qiūjiāngjǐnshāngāowèiguī
sāiyúnduōduànbiānshǎoguānghuī
jǐngfēngchángbàochuánwénfēi
西róngwàishēngguótiānwēi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秦风·车邻

〔先秦〕诗经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秦女卷衣

〔唐代〕李白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

顾无紫宫宠,敢拂黄金床。

水至亦不去,熊来尚可当。

微身奉日月,飘若萤之光。

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

秦王饮酒

〔唐代〕李贺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秦邮道中即目

〔清代〕查慎行

不知淫潦啮城根,但看泥沙记水痕。

去郭几家犹傍柳?边淮一带已无村。

长堤冻裂功难就,浊浪侵南势易奔。

贱买河鱼还废箸,此中多少未招魂?

秦中吟十首·其九·歌舞

〔唐代〕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乐饮,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